第9章 罪己诏[2/2页]
“李爱卿,今日之后,你青史留名,朕也要青史留名了”
朱祁镇笑道:“不同的是,你留的是美名,你做了从古至今绝多数御史台官员都做不到的事,让你的天子,你的君父,向全天下罪己诏。”
“而朕留的就是污名了!”
“也罢,着翰林院持笔,替朕写一道罪己诏吧。”
按正常表现,大头李见化应当顿时跪倒在地,高呼自己罪该万死,高呼陛下海纳百川,胸襟可纳日月。
结果这个家伙,说了句,“微臣告退”,就回他在大殿的岗位上,继续工作,督察、记录百官仪态去了。
就好像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任务,继续上班干活。
?王朱祁钰双膝砰的跪在青石板山,眼里含泪道,“陛下,请三思啊,陛下!”
朱祁镇痛苦道:“朕意已决!”
朱祁钰看着龙椅上,皇兄沉重孤独的身影,他甚是悲痛,满朝文武,世受国恩,竟无一人站出来替皇兄分辨几句。
“尔等也配称我朱家臣?”,说完,晕乎乎的,站立不稳,怒火攻心,竟气晕倒过去。
小钰,你这身子骨不行啊。
朱祁镇亲自喊到,“来人,抬?王到养心殿休息,传御医。”
随军出征的官员们被朱祁钰这一骂,骂的心中有愧。纵然天子有错,自己这帮做臣子难道就没责任了吗,他们是真没想到,陛下会这么轻易的答应下罪己诏。
原本他们是想看看朱祁镇的反应。
内阁首辅曹鼐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陛下,您要三思啊”。
“君无戏言”,朱祁镇面无表情的说着。
心里骂道,你们这帮坑货,以后别指望老子帮你们。
心里又想,樊忠这家伙要是在就好了,他肯定向着自己,到时候把他官往上升一升。
朱祁镇之所以这么轻易就答应这个叫李见化的小言官下罪己诏,原因有几点。
一,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罪己诏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犯错如果道个歉就能过,那何乐而不为。
二,是为了稳固朝堂,避免无休止的争吵攀咬,影响国事正常运转。
朝会不是商议、处理国家大事的,不是吵架的,事情不彻底划个段落,起码很长一段时间,政局不稳。
皇帝都亲下罪己诏了,接下来处理王振余党的时候,也能安稳一些,以免牵连太广。
这些个群情激愤、要与王振党羽不共戴天的大臣们,其实在王振当权时期,不少人都给他送过礼,低眉顺眼的哀求过他。
朱祁镇之后处理王振党羽,不准备大兴刀狱,处理掉涉及很深的几人即可。
三,朱祁镇经过这事件之后,也深深的发觉,英宗这个皇帝,占的只是名分、大义而已。
朝臣听他的,是因为朱祁镇是皇帝,骨子里并不认同他的行事,日后自己想干点什么,改点什么,会有一堆的阻拦。
他急需收买人心,在必要的时候,坚定的跳出来,不管对错,坚定的站在他这边。
比如他这个便宜弟弟朱祁钰,为了帮他,都晕过去了。可惜有心无力,战斗力不行。
罪己诏一下,他朱祁镇在朝臣心目中的印象,会好上许多,起码他们的主君,是个知错认错的皇帝。
唉,皇帝不好当啊!朱祁镇心想道。
“退朝”
持续了一整个下午的午朝会在值班太监的一声高喝中,结束了。
特娘的,开个会比搞体能训练还累,朱祁镇心里抱怨道。
夕阳的余晖照在了紫禁城灿烂的宫墙上,朱祁镇在太监们的簇拥下,赶到他老娘孙太后居住的慈寿宫去用膳。
说好的接风洗尘,结果愣是开了一个下午,而且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朝臣们在吵架。
把朱祁镇搞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
躺在坐辇上,朱祁镇脑子里想着的是自己这个便宜老娘孙太后。
这不是个好糊弄的主,自己要注意点,免的让她发现,她的宝贝儿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宝贝儿子了。
“皇上驾到”,随行的太监在慈寿宫门口大喊一声。
宫人们纷纷跪倒,为首的一年轻妇人,身穿燕居冠服,头戴凤羽珠帽,正是朱祁镇的便宜老婆,正统七年,英宗以皇帝之身,用明朝开国以来最盛大婚礼迎娶而来的钱皇后。
第9章 罪己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