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宋君的‘博学多才’[1/2页]

    尘世书生被阳刃和冯通揍得鼻青脸肿,纵然他们说的话驴头不对马嘴,此时他也不敢反驳了。

    阳刃见他不说话,于是便问道:“你说你们这帮小说家到底是怎么想的?方先生大德无双,为秦国保境安民。

    他出使魏国,暴虐的魏王便同意与秦国和谈,奉还在崤山之战被俘虏的秦军将士。

    他出使赵国,自大的赵王对他礼让有加,愿意与秦人订立盟约,还亲自率军撤出秦国境内。

    他游历到了楚国,就将楚墨学派与法家势脉的关系调和,令他们放弃过往的成见,同心协力造福百姓。

    他到了宋国,宋国的国君便下令释放乐同与向正两位贤大夫,还准备拜方先生为上卿,想要与他共谋国事。

    但纵然品德高洁、才华出众的如同方先生这样的人物,都免不了遭到你们小说家的诋毁。

    你说你们这些人还有半点良心吗?”

    尘世书生听了大喊冤枉:“我不是说了吗?那本《戏说方自流》并不是我所创作的。

    我同样钦佩方先生的为人,每每想到先生出使列国,于各国朝堂慷慨陈词之际,我也随之激动不已。”

    阳刃瞪眼道:“那为什么还会有诋毁方先生的著作存在呢?”

    尘世书生道:“您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正是因为方先生品德高洁,所以才会有人愿意去诋毁他啊!

    倘若方先生也如同寻常人物那般钻营世利,那反倒并不会有人关心他的事迹了。”

    冯通听得怒气盈脑,他斥责道:“你这是什么歪理?”

    尘世书生道:“从前蜀地有三个商人,他们都在市上卖药为生。

    其中一个专收购好药材出卖,计算着收入和支出相当,不卖虚价,也不过多地谋取盈利。

    另一个商人把好药、坏药都收购来卖,价格的贵贱,只根据买者的需要,用好药和坏药同时来应付顾客。

    第三个商人不收购好药,只卖坏药。但他多购多卖,降低药的价格,顾客请求添点就添点,从不计较,于是人们都争着去买他的药。

    他家店铺的门槛,一个月就得更换一次,过了一年,他就发了大财。

    那个好药、坏药都卖的商人,买药的顾客稍少些,但过了两年也富了起来。

    而那个专卖好药的商人,他的药店里,每天中午都静如夜晚,吃了早饭而到了晚饭就无米下锅了。”

    阳刃听了勃然大怒:“你是在编故事以此嘲笑世人不分好坏吗?天下间怎么会有如此离奇的事情?”

    尘世书生怕他又要动手,赶忙说道:“虽然这是我写的故事,但却是有事实依据的。三个商人的原型是楚国的三个官员。不信的话,你去楚国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冯通疑惑道:“既然是有原型故事,那你为什么不按照原型叙述,而非要用三个商人来指代他们呢?”

    尘世书生听到这里,愤愤不平的骂道:“如果我按原型去写的话,恐怕楚国人就不会再允许我在他们的地界上说书了。”

    冯通追问道:“这是为何呢?”

    尘世书生见他如此想要追寻真相,于是便干脆把原型故事说了一遍。

    “楚国边远的三县,有三个县官。

    其中一个,为官清廉,却不被上级官僚所喜欢,当他离任的时候,连一只船都租赁不起,人们都讥笑他,认为他“痴呆”。

    另一个,选择一切可能的时机,索取钱财,人们却不怨恨他,反而称赞他“贤能”。

    再一个,则有利就沾,无所不贪,他用索取的钱财,结交上司,他待吏卒如子,把富豪当做宾客敬奉。

    于是不到三年,他就被推举担任了掌管纲纪的要职,即使平民百姓也称颂他好,这难道不是像三个商人那样很奇怪的事么!”

    阳刃和冯通听完这个故事,顿时明白了为什么尘世书生会对故事稍加改编。

    如果他按照原型叙述,这不就等于是在打楚王以及楚国所有官员的脸,质疑他们只会选用小人,而远离真正的贤人吗?

    杨素听完这个故事,突然开口说道:“您大概就是那个为官清廉,但却陷入穷困,不被上级所喜欢的官员吧?”

    尘世书生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红着脸点了点头:“您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杨素道:“故事里的三个官员都在楚国的边远地区任职,所以他们的事迹除了当地百姓应该鲜为人知。

    而官员离任却穷的坐不起船这种事,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明白。所以说,我才猜测您大概就是那个生活困窘的官员。”

    尘世书生叹气道:“唉……先生真是明晰事理。”

    杨素看他这副样子,忽然又扭头冲着阳刃和冯通说道。

    “他既然能做到为官清廉,即便为众人所不容,也不愿更改自己的志向。

    这样的人,大概是不会去诋毁方先生的。你们就不要继续在他的身上动心思了。”

    尘世书生听了这话,开口问道:“听你们诸位的意思,方先生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杨素点头道:“方先生早晚突然被宋君请入宫中,至今没有归家。他们担心方先生可能被宋君误会成了商丘闹鬼的罪魁祸首,所以才会找您这样的小说家麻烦。”

    “原来如此。”

    尘世书生恍然大悟:“我虽然从未诋毁过方先生,不过之前倒的确有人出钱让我在为方先生创作的故事里添油加醋。

    不过我自己就是因为遭人诋毁所以才愤而辞官的,我怎么可能为了生活便将自己曾遭受过的事情,再加害在方先生的身上呢?”

    阳刃听到这里,赶忙俯身向他致歉。

    “看来之前是我误会先生您了。没有问清青红皂白便对您拳脚相加,这是我的不对。您如果想要打回来的话,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的。”

    冯通也赶忙俯身施礼:“我也一样。”

    尘世书生笑着还礼道:“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如今二位虽然存在过错,但却能够勇于承认。

    你们这样的人,我想要结交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责怪二位的过错呢?

    况且二位之所以对我拳脚相加,是因为方先生正饱受世人的非议,承受了不实的指责。

    而我仅仅是受了点皮肉之苦。

    对于君子来说,在道义上受人指责的痛苦要远大于肉体上被人摧残的痛苦。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出那个隐藏在幕后诋毁方先生的小人!”

    阳刃恭谨的回答道:“您还记得那个出钱让您诋毁方先生的人的相貌吗?”

第66章 宋君的‘博学多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