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举荐官员[1/2页]
?王朱祁钰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亲王,两度监国,内阁行走,长居京城,很多方面,已经赏无可赏。
朱祁钰不要赏赐,是发自内心的。
但朝臣们看在眼里,却是另一番心思。
?王于国的功劳,他们自问又有谁能大的过他。
不过朱祁镇不会真的毫无赏赐,除了当着朝中重臣的面对朱祁钰口头嘉奖一番后,还在宫中挑了些太监宫女,赏赐给?王府。
朱祁钰俯身在地,感激涕零。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兄对他的恩宠,而不是因为他是先帝皇子的身份。
如果只是先帝皇子,一个亲王的头衔,回封地当个圈养的闲散王爷,就是他的人生。
哪像现在,权与名,皆在手,还能随意进宫,看望母妃。
名单上的赏赐,从低到高,许多人名,朱祁镇压根都不认识。
这些无关紧要的职位,朱祁镇就算不给内阁面,也给了朱祁钰的面,都是一个准字。
但是恩出于上,有些东西,不能太轻易的就给了别人,这一点朱祁镇心中了然。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别人不会珍惜。
给的太多,下次别人只会要的更多。
名单越念到下面,一言就定的几率就更低。
有几个空缺出来的官职,朱祁镇非常的关注。
第一个就是锦衣卫的正、副指挥史。
项文石已经伏法,他原本是副指挥史,当初被人举荐为指挥史,朱祁镇没有十分同意,只是让他代为指挥史。
到死,他的没有把前面这个代字给去掉。
他这一死,锦衣卫最上头的两个位置,全部都空缺出来了。
作为皇帝的亲军,统领锦衣卫的人选,至关重要。
这个位置绝对是要交给自己人的,这一点,不管朝臣举荐任何人,朱祁镇只会自己来选。
而锦衣卫指正、副挥史,恰恰又是很有权势的职位,多少双眼睛盯着看。
樊忠此次在陕西立下一份战功,挡住了瓦剌骑兵的突进。
只是这份战功,在居庸关跟东北军大捷的对比之下,有些微不足道。
让他直接担任指挥史,朝臣定然反对者甚多。
本身樊忠也不适合当锦衣卫的指挥史,他是一员战将,而非能官吏。
锦衣卫指挥史,要办的事情很多,范围广,事件很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劣,樊忠怕是会力不从心。
可除了他,朱祁镇想不到其它的人选。
特战队员们,还都只是初出茅庐,未来可期,但现在指望着他们独当一面,不现实。
在这个职位上,朱祁镇又面临了初来这个世界时的难题,他可挑选的亲信,还是太少了。
放下心神,继续听着朱祁钰名单上的汇报举荐。
现在名单距离这个正、从三品的锦衣卫正、副指挥史还早的很。
名单上到了谁来接任陕西都指挥史这个位置上。
当日西安城一战,自金天纵这个都指挥史往下,陕西一众武将殉城甚多。
挑选这个都指挥史的人选,等同于给了他都指挥史的位置后,还附带给了他培植朋党的机会。
因为陕西武将一系里,还有诸多的空位在,而都指挥史这个行省里数一数二的军事长官,完全有这个便利条件,安插与之交好的战友同僚。
第109章 举荐官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