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处理堆积的政务[2/2页]
朱祁镇心里大骂道,特么的,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这帮人就只会按部就班过着。
历史上土木堡之变,明军全军覆没,出征朝臣死伤殆尽,这些留京官员不也顶了上来,上下一心,打退了瓦剌,全国军政照样转。
还有自己这个便宜弟弟,朱祁镇一想到就来气,他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危难之际敢出头,知人善用,扶住了将倾的帝国。后期也是把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
怎么现在就如此不中用,这点决定都不敢下。
朱祁镇看着折子,发着牢骚。
其实也不能全怪朱祁钰与朝臣不作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代理始终是代理,又没做过,哪里能知晓自己能不能做好。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岂敢拿军国大事来练手。
“洪高礼,叫个会写字的小太监过来。”朱祁镇喊道。
这些折子必须要处理掉了,就手里拿的山西辎宁的这本折子,上奏日期是正统十四年七月三日,现在特娘的都八月二十九了,马上都要过去两个月时间。
这事情能拖两个月吗,懒政不作为,也是一种犯罪。
当然,这还是英宗留下来的锅。
成主朱棣在内宫设立学堂,机灵的小太监们能得到习文认字的机会,教这帮小太监的,可都是翰林院的才子,甚至有大学士闲暇会亲自教导。
内宫会识字书写的太监不在少数,洪高礼喊了他亲近小太监过来。
这是一次天大的机会,就看这乖孙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
这小太监叫做张宝,十七八岁的年纪,朱祁镇看他模样颇为机灵。
“来,替朕写上同意二字。”
“是,陛下。”张宝小太监临时接下了秉笔太监的活,在朱祁镇的坐案底下坐着。
朱祁镇再拿折子看,感觉内阁提议没什么问题的,丢给张宝写上同意,有自己看法的,口述给张宝,让他写在折子上。
古人很讲究字体书写,朱祁镇抽空看了看张宝写的字,有几分真行章草,入晋人之风,朱祁镇甚是满意。
张宝在折子上记好朱祁镇所述后,盖印则由高洪礼代劳。
内阁票拟,提的建议与解决方法,朱祁镇大多全盘采纳,他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处理经验哪有内阁这些为官几十年的官员们丰富,偶尔有些折子,朱祁镇会跳出古人身份,以现代的思维,去解决。
就这样,朱祁镇观看折子内容,丢给张宝写上同意,高洪礼盖上章,三人如同机器一般转动起来,把桌案上折子给快速的处理了起来。
三人之中,最累的还是朱祁镇,他要查阅,要动脑子。张宝跟高洪礼,就是当初太祖设立司礼监初衷一般,只是个动动手的工具人。
折子里军政事件,如同一张张大明的地图画面,在朱祁镇的脑海里展开,让他了解、认知他手上的大明帝国,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让朱祁镇沉浸在折子海洋里,无法自拔。
夜已深,得闲着的高洪礼唤来个侍从,侍从匆匆而去。
过了一会,钱皇后就带了些夜宵糕点过来慰劳工作中的朱祁镇。
高洪礼很识趣的暂时屏退左右,给帝后独处空间。
“陛下,先歇歇,吃点东西吧。”钱皇后柔声道。
钱氏本已经就寝,是高洪礼派人去把陛下还在乾清宫批阅奏折的事告诉了坤宁宫的人。
钱皇后不由的对高洪礼心生感激,她怎么会不知道,高公公这是给她创造机会。
朱祁镇抬头一看,“皇后啊”。
再看着她亲手提的食盒,心头一暖,对钱皇后说道,“鸾鸾,你辛苦了!”
鸾鸾是钱皇后出嫁前的闺名,英宗记忆里是知晓的,朱祁镇觉得老是皇后皇后的叫,很是生份,现在又是私底下,还是叫名字亲切些。
钱皇后心中喜极,鸾鸾这个称呼,陛下只在两人成婚后的前一两年里这么喊过,随着时间流逝,两人年龄的增长,后宫嫔妃日渐增多,自己肚子也不争气,陛下已经好些年没这么喊过自己闺蜜了。
在朱祁镇面前,她钱鸾鸾不是什么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只想当朱祁镇的娘子,一个有丈夫疼爱的小妇人。
“鸾鸾,你怎么还哭了呢?”朱祁镇不解的问道。
年轻妇人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轻轻抽泣,“陛下,臣妾这是高兴、开心,您好久没喊过臣妾闺名了。”
朱祁镇笑着说道,“傻瓜,我还以为怎么了呢……”
“陛下,赶紧先吃吧”,钱皇后亲手把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在朱祁镇面前。
看着钱皇后娇美的容颜,朱祁镇心里不由的赞美着,这妹子真好看。
嘴上说了句,“谢谢啊鸾鸾,辛苦你了。”
钱皇后羞道:“服侍陛下是臣妾的本分呐!”
朱祁镇原本就对钱皇后有一份敬重,再加上简单接触后,对其温柔的性格,温婉的容貌,都颇为喜欢,这样的妹子是用来疼的,不是简单粗暴解决欲望的。
所以他根本没有往那些方面想,大口的吃着钱皇后送来的银耳莲子羹、手里拿着糯米桂花糕。
努力工作时的男人往往会给妻子一种安全感与幸福感,钱皇后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朱祁镇狼吞虎咽的吃着,感觉此生能这么看着他,足矣!
第11章 处理堆积的政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