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铜锤敲王振[2/2页]
朱祁镇奋力一抡,铜锤被高高举起,划出一道弧线,对着王振的脑袋砸了下去。
“砰”的一下,血液、脑浆齐齐飞溅,王振当场倒底死亡。
这一锤把朱祁镇手上的力气都给用尽,嘴里不停的喘着粗气。
他恶狠狠的盯着王振的尸体,丝毫不惧那飞溅而出的污秽,用脚不停的踹着,不停的骂道:“让你说一切有你,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你个死太监。”
樊忠这个中旬年纪的老男人,这一刻沦陷了,成了朱祁镇的死忠铁粉。
他早想拿手里的铜锤敲破王振这个死太监的脑袋了,但是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不能这么做。
他不能,他不敢,但陛下能,陛下敢啊。
陛下神武啊。
六个重臣目瞪口呆。
除了久经沙场的英国公,其余五人看到这血液与脑浆,居然当场呕吐了起来。
朱祁镇笑了,笑容中带着不屑、嘲讽,就你们这些人,还特么的随君出征上战场,这点场面都禁受不住。
“朕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英国公愣着,他虽年迈,但也不至于被像西瓜砸碎了一样的脑袋给吓住,他诧异的是,小皇帝怎么会敲死他最亲近的王伴伴?他怎么突然这么刚?
难道因为是老朱家的血统吗?
他当下反应过来,陛下这是要在自己几人面前立威啊。
“陛下乃大明之天子,我等君父,陛下圣心独裁。”
有人响应了,朱祁镇这才对着几人解释起来,“王振蒙蔽于朕,把军国大事当儿戏,把朕当三岁孩童,堂堂大明亲征军,军国大事,岂能被奸佞太监给玩弄在股掌间,不杀此贼,岂能缓祖公心头之恨。”
“陛下圣明”,几位重臣从心底里由衷的赞成,他们早恨不得把王振这阉贼千刀万剐。只是这也太突然了,王振被皇帝亲手敲碎脑袋瓜子,他们反而反应不过来了。
陛下意欲何为?
“传朕旨意,全军即刻撤回居庸关。”
“陛下……”,又有重臣跪倒,与也先议和,万事还有回旋余地啊。
朱祁镇毫不犹豫的把铜锤蹬了蹬地,“再谈议和,同王振一个下场。”
见几人安静了下来,朱祁镇再道:“传朕旨意,任命英国公张辅暂为大军统帅,兵部尚书邝?肝?彼В?芰斐肪?乱耍?性僖榧崾爻稣秸撸?⒄丁!
“遵旨”,两人跪下领令。
“诸公,如今我大军士气低迷,而瓦剌却高歌猛进,这时候议和让水源,太过蹊跷,切不可轻信。朕很清楚诸公心中所想,朕在此立下誓言,它日必定卷土从来,带领诸公及家族子弟,一雪前耻。”
有了这句话,几位大佬从心里接受了撤军,他们已到中年,英国公更是七十有五,他们或许等不到那一天,但他们的子孙辈可以啊。
当今天子年轻气盛,他能一锤砸死从小陪伴他的王伴伴,这证明天子对这场亲征的失利痛入骨髓,这个仇恨,有朝一日,必定会报。
眼前个人的荣誉算什么,反正大伙一起丢的脸面,大家一起承担,再说有天子这句话,子孙后辈还有机会给自己挣回来。
“诸公,撤军刻不容缓,赶紧动起来。”
朱祁镇催促着,跑路一定要快啊,老家伙们。
随着核心人员的运转,整个大军也在快速的转动起来。
看着那刚才还不可一世的王振躺在地上,朱祁镇毫无感觉。一锤敲死他,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大军出征,寸功未立却折损过半,以成国公为首的武将勋贵,战死不少,回去之后,朝野必然动荡。这场溃败谁来背锅,王振是最好的选择。
本就是他怂恿朱祁镇亲征,行进中也是他发号施令,如今自己亲手敲死他,罪名失利全按在他这个死人身上,能缓解自己在朝堂之上要面对的压力。
历史上,大伙一起死在土木堡之变中,武将勋贵留个忠君报国的美名,独独这个王振,留下的是千古骂名。也让朱祁镇这个皇帝,留下了以强输弱,一波送光的“大明战神”这耻辱称号。
其次,诛杀王振,反弹的力度是最小的。
别看王振平日里威风八面,那所倚仗的不过是朱祁镇这个皇帝给予的恩宠,王振归根结底只是个内宫奴才,他的根基跟那六位大佬相比,压根没有可比性。
那六位,两位是曾经的状元郎,三位进士及第,标准的儒家科举出来的人,一步步走来,是这个封建社会对他们满满的认可,就像朱祁镇这个皇帝一样,是正统,是权威。
还有一位武将出身的英国公,已经是四朝元老,他带过的将士,遍布全大明,英国公在整个大明都是德高望重的存在。
如今他们都是豪门世家的掌舵人,关系盘根错节,一颗颗都是参天大树,朱祁镇要是随意敲死他们任何中的一个,对朱祁镇他自己的反伤,是极大的。
就算朱祁镇这个皇帝,也要仔细掂量掂量。
何况朱祁镇回京之后,还要靠他们顶住失利后,朝堂上刮起的风雨呢。
第3章 铜锤敲王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