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战神朱祁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回撤居庸关[1/2页]

    军令如山,大军连夜火速开拔,往居庸关方向疾驰。

    土木堡的石屋内,司礼监执笔大太监王振尸体躺在里面,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朱祁镇让内阁首辅曹鼐修书一封,盖上玉玺,派遣两名服侍王振的宦官充当信使,跟随瓦剌使官,送给也先。

    信中写了,漠北大王的封号,容后再议。不过大明已经感受到了瓦剌的议和诚意,不日就会亲派使团,与瓦剌商议议和事宜。

    信的内容真真假假,透露的信息是诚心议和,但又不想给封号。这符合大明朝臣的一贯作风。

    不过以瓦剌太师也先的才智不难看出,明军是欲扎营清水河畔,修整完毕,与之再战。

    天赐良机,也先料定明军会驻扎在清水河,他收到信后,率军埋伏在清水河一侧,待明军立足未稳,骑兵冲杀过去,一举歼灭之。

    如果对手还是昨天的那个大明天子朱祁镇,也先此举已经成功,他会带领瓦剌军建立颇天大功,全歼大明十万精锐,斩杀大明朝臣无数,俘虏大明皇帝,在青史上真真正正的一战留名。

    然而朱祁镇不再是原来的朱祁镇了,瓦剌军在埋伏了一天一夜后,还是没有明军的动静。

    也先预感不妙,立马率军奔向土木堡,结果明军早已人去堡空。

    “密探何在?”

    “明军的动向呢?”

    …………

    亲眼所见,朱祁镇真是受不了。

    打仗带这么多文弱书生干嘛,一个个整的马不能骑,刀不能拿的,还要亲卫护着,影响急行军的速度。

    士兵们口干舌燥,士气低落,行军速度缓慢,与朱祁镇原本想的急行速度,差了好远。

    朱祁镇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披着厚重的金甲,亲自骑马,为的就是以身作则,鼓舞三军士气,却被这些随行的文官给耽搁了。

    瓦剌的骑兵像一阵风,随时可能刮过来,对着大明军队的屁股来上一刀。

    “宣英国公。”

    朱祁镇也没办法,前世他带过几人的小队,可没带过十万的大军啊。

    很快英国公就拍马赶到,“陛下……”。

    看着朱祁镇身披厚甲,亲骑马背,英国公心里就觉得欣慰。果然老朱家的儿郎没有孬的。

    “张帅,能不能再加快行军速度?”朱祁镇问道。

    这声张帅叫的英国公心里舒坦极了,但行军速度这个问题上,英国公又愁眉苦脸起来,“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行军速度了。大军人多,人员构建也杂,没法像老臣当年打河北时,轻骑快速挺近。”

    “还有多久到居庸关?”

    “如果是老臣当年率领的军队,只需两日就可赶赴到居庸关。”

    人上了年纪,就喜欢废话,吹嘘过往,朱祁镇只能再问一遍,“张帅,我们如今的大军,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居庸关?”

    “老臣预计,四日之内可到达。”

    朱祁镇说道:“瓦剌骑兵速度可不慢啊。”

    “这点陛下尽管放心,老臣已安排驸马都督井源担任右将军,点军三万,随时为陛下断后。”

    井源这个人,不管是原主的记忆里还是如今朱祁镇,都对他印象很好。幼年读书,酷爱习武,青年投笔从戎,用兵如神,骁勇善战,凭个人军功娶的嘉兴长公主,按辈分是朱祁镇的姑父。

    大军尾部交给他,朱祁镇放心,就算瓦剌追兵到来,井源也能保证朱祁镇安然进入居庸关。

    朱祁镇心念道:井源姑父啊,不是我不想快啊,是这帮混蛋走的慢啊,如果瓦剌追兵到了,你要给力点啊。

    朱祁镇发现自己变的胆小了,前世拿着ak—12真刀实枪的突突,从来没有产生过害怕的感觉。难道是被潜意识里的全军覆没影响,被自己孱弱的躯体影响了。

    朱祁镇被英国公安排在中央的文官队伍里,不过他看见这帮在马背上半死不活的酸秀才就脑瓜子疼。

    朱祁镇让樊忠点上十来个精兵亲卫,护卫着自己,往大军后方的井源部队走去。

    此时后方还非常的安全,朱祁镇估摸着瓦剌大军还在清水河畔埋伏着,他想见见井源这名骁将。

    封建礼节繁琐,朱祁镇在军队长龙边行走,沿途看见皇旗的士兵们纷纷下跪行礼。

    这一跪,后方士兵就会被堵,耽搁行军速度,朱祁镇直接让樊忠把皇旗给收了起来。

    此时此刻,什么事都大不过行军速度的重要性。

    英国公不负百战将军之名,十万大军摆成的长龙,井井有条,越过辎重部队后,朱祁镇一行人来到后方部队长阵中。

    后方三万军队,士气虽不高,但阵型不乱,尚有一定战力。

第4章 回撤居庸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