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支付两百元,让你拥有神秘葬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没有申遗,是因为我们不曾忘记[1/2页]

    他的身影透露着神秘感。

    汇入了前往巴黎的人海之中。

    ……

    珐国巴黎。

    二战后,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推动下,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建立了一系列的新组织,其中便包括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

    其中主要设立了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三大部门。

    巴黎作为总部。

    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两百多个成员国。

    此时此刻。

    教科文组织的巨大楼群前,迎风招展着两百多面各色各样的国旗。

    一个花岗岩制造的石碑坐落在齐放花丛正中。

    上面写着一个英文标识。

    unesco。

    “这一次的申遗,听说华夏和寒国那边又起摩擦了?”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几个高鼻梁的珐国人和鹰国人正讨论道。

    秘书处其他成员国的人闻言,齐刷刷扭头看向秘书长弗兰克。

    弗兰克见此,见怪不怪的描述着事情经过。

    “华夏与寒国在历史上,关系千丝万缕,文化传承有诸多相似,每届的申遗大会,他们都会争论不休。”

    他歪着头,回忆着寒国申遗的材料。

    “这次最有争议的,据说是一个名叫古笙的乐器。”

    闻言,一众秘书处成员们纷纷不解起来。

    一个乐器而已?

    “这……我实在有些搞不懂这些东方人,对于他们各自文化的执念,真是远大于我们西方。”

    “寒国这次申遗的材料我看过,里面几个关键的史料,非常可信。”

    “这么说,寒国这次申遗的古笙,是真的喽?”

    “华夏近几年发展有点快啊,能有寒国一直触碰他们的霉头,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正在这时。

    秘书处的门外,大门被推开,大步流星的走进来两波互相怒视的人群。

    “秘书长,我代表华夏官方,对寒国此次申遗的古笙项目进行抗议。”

    还没入座。

    华夏教育部负责申遗的人员中,便有人出声道,赫然正是随团而来的华夏历史文化院的院长裴清荣。

    而被华夏众人怒视的另一拨人。

    脸上喜笑颜开,得意之色流露出来,不言而喻正是寒国代表团的众人。

    “尊贵的秘书长,我们寒国提交的文件,可是足以证明古笙的起源来自于我们大寒民国。”

    寒国代表团这么一说。

    倒是给弗兰克提了个醒。

    他任职教科文组织秘书长多年,他怎么不可能知道寒国对于华夏文化一直觊觎之心,但按照大会的流程,一切都以材料说了算。

    而且距离大会开幕仅剩两个小时。

    他自然不可能让华夏和寒国两国代表团在现在就打起来。

    他沉吟了一下,抬头对华夏代表团的众人说道:“具体古笙传承,属于哪个国家,还需要等到大会上,让所有成员国的代表一起决定,诸位请稍安勿躁。”

    话音落下。

    弗兰克心中却是明白,这一次寒国代表团有备而来,准备的材料又充足。

第51章 没有申遗,是因为我们不曾忘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