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子援的忧虑[2/2页]

    景公听了十分担忧,因此招来了司星子韦询问避免灾祸的方法。

    司星子韦说:可以把灾祸转移到相国身上。

    景公说:不行,相国是我的手足,怎么可以把灾祸转嫁到国家的股肱之臣身上呢?

    子韦又说:也可以把灾祸转移到百姓身上。

    景公说:也不行,国君依靠的就是百姓,怎么可以把灾祸转嫁到国家的根基上呢?

    子韦又说:那可以转移到年成上。

    景公说:更不行,年成歉收,百姓贫困受饿,那我还去做谁的国君呢?

    子韦听了景公的回答笑着点头说:天虽高远,却能听到下界细微的声音。您有这三句国君应该说的话,岁星应该移动了。

    于是景公下令再次观测岁星,岁星果然移动了三度。

    由此可见,只要爱惜百姓,就连上天降下的灾祸都能得到避免。

    如今大王您为了自己的享受便决定增加赋税,这是逆天而为的举措,不仅百姓不会赞成您的举措,上天也会厌弃您的行为的。”

    方源琢磨着子援的话,微微点了点头:“我还想听听乐夫子在劝谏时的话语。”

    子援点头道:“乐夫子以《尚书》劝谏国君。

    他说: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太康虽然处在尊位却不理朝事,又贪图安逸享乐,丧失天子应该具备的德行,所以众民都怀着二心。面对这样的情形,他竟还不会改,仍然沉迷玩乐,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杏诼逯?I。

    (有穷国的君主羿,趁着百姓对太康的不满,在河北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侍奉他们的母亲,在洛水湾等待太康。)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这时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叙述大禹的教导而写了歌诗。)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宁。

    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够胜过我。一人多次犯错,但依然不知道悔悟,百姓的怨恨,难道要明显地表现出来才会感觉到吗?应当考察它在还未形成之时。

    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中第二首说:训诫中有这些话:在宫中沉迷女色,在外沉迷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修筑高大殿宇又雕饰宫墙。身为国君,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国家就会灭亡。)

    太康教训夏桀没有吸取,所以夏朝灭亡了。

    夏桀的教训商纣没有吸取,所以商朝灭亡了。

    武王念在我国祖先商汤的恩德上,让微子的血脉带领殷商的遗民建立了宋国。

    现如今,您是打算连商纣的教训都不吸取,让宋国也走向灭亡吗?”

    方源听完若有所思,旋即又开口道:“那华夫子又是用什么方式进谏呢?”

    说到这里,子援顿了一下:“华夫子说:政令之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

    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

    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

    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

    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

    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

    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

    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

    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

    两年前,大王您正是因为背离了人民的愿望,使他们厌弃您,所以才不得不出奔齐国。

    而楚墨学派正是因为满足了人民的愿望,所以才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就连商丘的守军也不敢与他们抗争。

    您距离失去宋国才仅仅两年,为何现在又要故技重施了呢?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百姓最为宝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因此得到群聚的百姓的信任的人就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信任的就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信任的就可以成为大夫。

    诸侯危害国家,就另外改立他人。

    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水灾,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

    现在大王您在国内倒行逆施,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修建行宫与露台,就强行提高老百姓的赋税,这就等于是在危害国家了。

    按照孟子所说,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就连天子都要被更换,更遑论是您这样的诸侯呢?

    如果您再这样下去,我恐怕再过不久,您就要被迫再次逃亡齐国了。

    而且现在齐国正忙于与魏国的战争,齐王定然没有心思再次替您撮合斡旋。

    这样的话,您下一次回国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第54章 子援的忧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