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请死命[1/2页]

    秦月容闻言,面色不虞。

    但曾廉今日却一反常态,往日里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形象就像是被他从秦国扔到了齐国去了一样。

    他抓住秦月容的痛点一顿猛击。

    “马在拉车时受惊了,那么君子就不能安稳的坐在车中。

    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那么君王就不能稳坐江山。

    马拉车时候受到了惊吓,那就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了。

    老百姓在政治上受到惊吓,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

    选用贤能的人,提拔忠厚恭谨的人,提倡孝顺父母、友爱兄长,收养孤儿寡妇,补助贫穷的人,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安于政治了。

    老百姓安于政洽,然后君王才能安居上位。

    如今秦国经逢崤山战败,国内孤寡众多。

    大王您非但不体贴他们生存艰难,反而以新法逼迫他们远离故土开垦荒地。

    又引来三晋之民,让他们鸠占鹊巢,对其大加补贴。

    如此一来,有谁还敢感念您的恩德,为您竭尽忠诚?

    《荀子》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列位先王之所以可以开辟西土建立秦国,都是源于百姓的拥护。

    您之所以能够继承君位,也是因为百姓念及先王的恩德,这才让您有了执掌秦国的机会。

    现在,昔日东陵侯受到百姓唾弃,以致于身败名裂的下场还历历在目,您为何偏要一意孤行,听信韩是等人的谗言呢?

    我之所以愿意辅佐您,也是因为认定了您会如同先王那般奉行仁义,以一颗慈爱之心怜悯百姓。

    岂料,您今日却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馀矣。

    (孔子说:大节对,小节也对,这是上等的君主。大节对,小节有些出入,这是中等的君主。大节错了,小节即使对,我也不要再看其余的了。)

    如今我身为奉常,执掌一国的教育,然而您这位秦国地位最崇高的学生却被教导成了这幅模样。

    这实在是我的罪过,我曾廉已经没有脸面再苟活于世,也不忍看到秦国覆灭的那一天。

    所以,我恳请大王赐我一死,让我了却我这一身的罪过吧!”

    曾廉一席话说完,不止秦月容大惊失色,就连刚才追随他的不少儒生都吓得面如死灰。

    儒生中有的人毫不犹豫的追随曾廉,一如曾廉那般跪地高呼。

    “请我王开恩,赐我等一死!”

    还有的,有如侯大人那般之前被蒙在鼓里的儒生,此时已是进退两难。

    你说喊吧,要是秦月容真的气血上头把他们宰了怎么办?

    你要说不喊吧,那以后在这大秦的儒学圈子里是不用混了,不说被儒生们骂,老百姓就能戳着他们脊梁骨骂一辈子。

    侯大人想到这里,心一横,索性也跟着跪下来高喊。

    “请我王开恩,赐我等一死!”

    一旁的黄大人斜睨了眼他,微微点了点头:“果然是你奶奶的好孙子。”

    侯大人低声怒骂,眉毛差点没立起来。

    “姓黄的,以后这种事,你提前和我通个气行不行!我侯坤不是软骨头,但你们联合曾大人搞突击检查可太损了!

    最起码的,你得让我有时间把后事安排妥当了啊!”

    黄大人淡淡道:“后事?那东西安排了做什么?我这个提前知道的都没有安排,您还需要安排吗?”

    侯坤愣了一会儿,随后喜道:“黄岐,你可别蒙我啊!难道咱们这次不会死?”

    黄岐应道:“我不知道。”

    “啊?!”

    侯坤怒道:“你耍我玩是不是?都要死的人了,你还和我摆什么谱?到时候大家一起死了,不提前安排好后事,留下的孤儿寡母谁照顾?”

第35章 请死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