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上柱国成玉[2/2页]

    “现在我的贤能被天下称颂,这说明我的贤能还不是真正的贤能。而我的品行能被众人褒奖,这也说明了我的品行还不是真正的高尚。

    所以,我才要汲取更多的知识,在稷下学宫深入学习啊!”

    成玉听完,大笑着捂着前额道:“方先生这样的文人,说话就是绕,听得我云里雾里的。

    好吧,既然方先生暂时不想出仕,那我也就不强求了。只不过,先生如果真的想选择一位仁君的话,我王一定是最佳选择。”

    其实关于在哪一国出仕的问题,方源在被秦月容拒绝后,也曾经仔细思考过。

    从列国君王对待国政的态度,以及他们过往的行为来看,楚王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确算得上一位仁德之主。

    只不过楚国却并不是一个出仕的好选择。

    原因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楚王的权利其实是七雄之中最小的一个。

    因此,在楚国推行新政,也必然是阻力最大的。

    楚国与中原诸国不同,楚国虽然同样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

    但楚国立国之初,其实与蛮人部落没什么两样。

    为了能够在偏远的楚地生存下去,楚国不得不以分享权力为代价,换取附近部落的支持。

    正因为楚国的这项政策,所以楚国得以统一南方。

    但也正因为这项政策,所以楚王权利历来分散,无法像中原诸侯一般言出必行,楚王处处行动都要受到国内贵族掣肘。

    当年楚悼王曾经启用吴起主持变法,想要借此机会一举解决楚国的这项顽疾,消除世卿世禄制。

    可终究因为国内变法阻力太大,以至于功亏一篑。

    吴起也因此落了个和商鞅差不多的下场。

    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刻就被秦国的贵族五马分尸。

    楚悼王一死,吴起感到事情不妙,想跑都来不及,当天就在楚悼王的灵堂前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他们二人,一个是法家的大圣,一个是兵家的亚圣。

    这样的人物,都被弄得身败名裂,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不过对方源来说,这或许算得上一个好消息。

    变法失败必死无疑。

    变法成功解救天下。

    横竖都不算亏。

    方源正要回答成玉的问话。

    突然,有人闯入行军大帐,朗声禀报道:“将军,遇上点麻烦事。”

    成玉一皱眉:“什么麻烦事?”

    那人本来想说,可抬眼一看,却发现方源就在身边,因此只能冲成玉使劲挤眉弄眼。

    成玉见状发怒道:“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难道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吗?方先生乃是得道的大儒,你还怕他听见?”

    那人闻言只好坦白:“将军,前方遇见楚墨弟子正在行侠仗义。”

    “行侠仗义?”成玉一听,也变了脸色。

    唯有方源奇怪道:“行侠仗义有什么奇怪的吗?”

第19章 上柱国成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