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一模一样[1/2页]
方源恭敬的向老者请教:“还未请教您的高姓大名。”
老者含笑道:“名字什么的早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陆鞅倒是常常用青牛来称呼我,说我年老体衰食古不化,倔强的就像是当初老子出关时骑得那头青牛一样。
所以你要是想称呼我的话,就同他一样,用青牛这个名字吧。”
方源闻言大吃一惊,他惊声道:“您便是鼎鼎大名的青牛子?”
如果说陆鞅是秦国儒家执牛耳者。
那么青牛子便是大秦道家首屈一指的人物。
只不过同陆鞅的教书育人不同的是,青牛子偏爱隐居山林,平时也很少在外人面前露面。
所以他的名头在百姓之间没有陆鞅那般响亮。
但只要是修炼百家的读书人,对于青牛子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果真的论资排辈,在大秦的道家弟子当中,青牛子甚至要压过杨素的父亲杨琼一头。
因为杨琼不过只是道家分支杨朱学派的领袖。
而青牛子却是正统的老庄学派出身,不论是年龄还是学识,乃至于对天地的理解,都是令所有道家弟子钦佩的存在。
但方源的反应却并没有让青牛子感到多高兴。
他的脸上反而鲜有的露出了一抹不悦之色。
“青牛便是青牛,何必加上一个‘子’字来彰显虚名呢?我的修养,距离老子、庄子这样的先贤,差的还很远啊!”
方源闻言连忙改口:“是小子冒失了,老先生千万不要见怪。”
方源话刚说完,他的身后便响起了冯通的呼喊声。
“方先生!”
方源扭头一看,原来冯通和杨素也顺着他和阳刃的足迹追了过来。
冯通上前道:“方先生,您没事可太好了。我与杨素见您和子坚半天没有回来,还以为你们二人出了什么变故呢。”
杨素与急躁的冯通不同,他打量着桃花源村的里里外外,一副感到新鲜好奇的模样。
青牛子似乎早知道这二人会来到这里,他笑着招呼道:“来者是客,既然来了,不如就去我的住处喝碗水、用些饭再走吧?”
方源听出了青牛子的话外之音。
他这是有意想要传道解惑了。
能够聆听青牛子的教导,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如果不是陆鞅舍得拉下脸来写信央求,他们这些人怕是一辈子都见不到青牛子一面,更别说当面聆听他的道理了。
虽然道家学说同儒家、法家一样,皆有缺陷,但同样也有其优点。
哪怕是齐国的稷下学宫,都未必能找出一位对道家学说理解超出青牛子的存在。
眼下有了好机会,方源当然要抓住。
“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几个人跟在青牛子的身后,走在桃花源村的土路上。
方源观察着来往的人群,发现大家无论男女,穿着似乎都差不太多。
而村子里的房屋样式,也没有太大差别,甚至连大小和盖房子用的砖瓦泥土都是一模一样。
这感觉,就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样。
阳刃看的满肚子疑惑,他忍不住问道:“怎么全都一模一样?”
青牛子笑着解答道:“人生在世,无非四件大事,衣食住行。如果这四样大家都可以保持一致,那么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没有高低贵贱,也就不会生出攀比之心。生不出攀比之心,人的心智就不会被欲望左右,就能维持质朴自在的本心。
人人淳朴自然,如此一来,天下就太平了。”
阳刃听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第11章 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一模一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