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韩是的建议[2/2页]

    《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为政的不偏向自己的亲人,不袒护自己的朋友,王道的理想政治是宽广的。不袒护自己的朋友,不偏向自己的亲人,王道的政治是平坦的。不背逆,不倾斜,王道的道路是正直的。)

    韩是略微停顿,转而问道:“您可以做到这些吗?”

    秦月容默默不语。

    如果她真的做到了这些,那么就无法在臣子中聚拢人心。

    对人不偏不倚,就无法给予他人利益,也无法用残酷的手段威慑不轨之徒。

    如此一来,她这个君王便像是天上的云彩,除了看起来高高在上外,无法影响国家分毫。

    秦月容沉默良久,忽然问道:“那霸道,又如何呢?”

    韩是正声道:“严刑峻法,以慑民心。赏罚得当,以正吏治。富国强兵,以平天下!”

    秦月容微微吸气:“霸道者,当何如?”

    韩是道:“当今国之症结,无非耕战。

    《商君书·垦令》有言: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

    (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理,那样有私心的官吏就没有机会到百姓那里谋取私利。假如群臣的政务不相互拖延,那么农民就会有充裕时间来耕田。)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

    (根据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田赋,国家田赋制度就会统一,百姓承担的赋税才会公平。国家的田赋制度统一了,就会在百姓中有信誉,有了信誉大臣便不敢再谋取私利。

    百姓的负担公平,就会谨慎对待自己的职业,百姓慎重对待自己的职业就不会轻易改变。)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

    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而不偷。

    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不要用务农以外的因素来衡量给某些人封官晋爵,那样百姓就不会看重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

    百姓不认为有学问尊贵,就会愚笨,百姓愚笨无见识,就不会到外国交游。百姓不到外国交游,那么国家就会安全没有危险。

    百姓不轻视农业,那么就会努力务农而不懈怠。国家没有危险,农民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偷懒,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

    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民无所于食,则必农。

    (士大夫贵族的俸禄高并且收取的租税很多,食客数量也众多,这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事。就要根据他们豢养的食客数量收税,从重役使他们。

    那么这些邪僻、淫荡、四处游说、懒惰的人就没处混饭吃,士大夫贵族也没有办法多收留食客。懒惰的人没有地方混饭吃,就一定务农。)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

    商不得粜,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

    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商人不准卖粮食,农民不准买粮食。农民不准买粮食,那么懒惰的农民就会努力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商人不准卖粮食,丰年没有丰厚的利润,那么饥年更没有过多的利润可图。没有厚利可图,那么商人一定会害怕经商,会想去务农。

    懒惰的农民努力从事生产,商人也想去务农,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

    这一章就这么多吧,一会儿再多了又说我水字数,具体韩是说的话各位可以去看《商君书·垦令篇》,我这里是一个字没敢改,真不是我黑法家,它本来就这样。

    后面还有更那啥的,各位要是想看自己去翻书吧。

第3章 韩是的建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