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天下的出路[2/2页]

    但如果我将儒家学说拿来教书育人,一年可以教化一百人,而这一百人中又有一部分又能以身作则,再去教化一百人。

    如此反反复复,积年累月,对于天下大势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治理城邑。

    我创办学社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时间,从我学社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他们的学习情况虽然良莠不齐,未必能全部领会儒学精神,但至少能做到对小人之举抱有羞耻之心。

    只要天下人都以小人之举为羞耻,那么这天下不说大治,至少百姓也不用活的这么辛苦了。”

    方源沉吟:“这就是您为我指出的道路吗?”

    陆鞅笑着摇头:“不,你的道路与我不同。”

    方源愣道:“为何?”

    陆鞅道:“因为你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儒生,我从你的身上看到了解救天下的希望。”

    “您高看我了。”

    “是你太谦虚了。”陆鞅哈哈大笑道:“其实,你做过的那些事,大部分我也曾经做过。我也曾怒斥先王,所以才有了这个学社。

    我也曾与墨家圣念辩论,只不过我不止没得到圣念的认可,反倒被它打的半个月下不来床。

    我的理念太过纯粹,这辈子都从无改悔的行走在儒家的道路上。

    我一直坚信着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只不过它在现在这个时期却无法解决天下的难题罢了。”

    方源问道:“那您认为,诸子百家的学说,到底哪一家可以解决天下的问题呢?”

    陆鞅笑而不语。

    方源试探性的问道:“法家?”

    陆鞅答道:“足以强国,不足以定人心。”

    “墨家?”

    “想法虽好,但却要求摈弃一切私欲,完全逆反人之天性。”

    “道家?”

    “看似清静无为,但无为至极,便是无所不为。不贪名,不图利,不尚贤,既愚民,又愚君,既然如此,与动物何异?”

    “那兵家?”

    “兵者,器也。兵只能将它当做安定天下所用的术来运用,却不能将它当成匡扶天下的道来尊奉。”

    “纵横家?”

    “纵横捭阖,追名逐利。它与兵家一样,只能当成手段来运用,却不能当成目的去追求。”

    “那名家?”

    这一回,方源甚至都不用陆鞅回答,名家两个字刚一出口,他就自己把它否定了。

    名家的两个学派——离坚白派与合同异派,成天不是卖弄口舌玩弄诡辩,就是大晚上对着夜空,一边探究宇宙,一边思考人生。

    用它们来治国平天下,属实是离了大谱。

    至于阴阳家,小说家,史家,农家等等小学派,大多也和纵横家与兵家一样,它们的学派思想都停留在术的阶段,远没有上升至道的水准。

    也就是说,它们同样只是帮助治理天下的工具,却不能把它们当成指导思想来看待。

    方源想到这里,终于沉不住气了。

    他问道:“那请问先生,天下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陆鞅哈哈大笑道:“我要是知道,我怎么还有闲心陪着你在这里聊天呢?”

    方源听了可急了:“先生你这不是耍我吗?”

    陆鞅抬手示意他坐下。

    他微笑道:“不过我虽然不知道天下的出路是什么,不过我知道去哪里寻找。”

    “哪里?”

    陆鞅眼中浮现出追忆往事的神情:“如果天下有出路的话,那一定在那个地方。”

    “什么地方?”

    “稷下学宫。”

第113章 天下的出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