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薛松的决定[1/2页]
“背信弃义,岂是英雄所为!”
赵王一句话击碎了东陵侯最后的希望。
这些天来,他之所以还能强打精神,就是因为心中依然存有一线希望。
如今希望消逝,东陵侯整个人就像是被击垮了一般。
他的脑袋低垂,战盔从他的头顶滑落,跌落在城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东陵侯披头散发,仰头望天。
他的背后,是三千里秦土秦川。
他的身前,是三千声击节铿锵!
赵军一边拍打着盾牌,一边放声高呼。
“降!”
“降!!”
“降!!!”
方源见状,也朝着东陵侯大声放话。
“侯爷如果愿意开城投降,方源保你不死!”
东陵侯身边的门客也规劝着他。
“侯爷!不要再犯倔了!”
“侯爷,你只剩这一条活路了啊!”
“侯爷,您可千万听句劝啊!”
东陵侯只是微微合目,长长的喘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几个月来淤积心中的浊杂一并吐出。
他轻声道:“我薛松一世,何时沦入过此等不堪的境地?”
无数记忆涌上心头,如幻灯默片般飞速闪过。
“我出身将相之家,九岁师从法学大家,十二岁便以一篇策论引发举国震动。
十五岁受王命,执掌一县权柄。
任内,均田拓土,兴修水利。创设学堂,教化蒙童。打击豪强,严明法度。
三年时间,全县焕然一新,上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十八岁,转任一郡之守。
还未上任,便听闻郡外戎人破境,袭扰生民,戮杀百姓。
闻讯后,散尽余财,征募壮丁八百,星夜兼程赶往属地。
一身一马,一剑一人,单骑闯关,为麾下甲士破开戎人阵势。
激战半日,斩首一千,俘获无数。
自此八年,郡内再无戎袭,山贼豪匪闻风而逃。
二十六岁,转任武官,以偏将身份跟随先王出征戎人之国。
天寒且旱,深入戎地二百里无水,军士饥劳,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三十余丈方得水。
先王心灰意冷,正欲撤军。
全军默然,唯我一人一再坚持。
先王有感,委我为先导。
松不敢辜负先王之托,披荆斩棘,率斥候为王引路。
三日,觅得戎人王庭所在。
我等先导斥候被戎人觉察,只能短兵接敌。
松身先士卒,披坚执锐,仗剑冲入敌阵。
戎人精悍,族中多力士。
战不三合,我便深陷重围,身中数刀,右臂更是被人齐根斩断。
我本以为大限已至,便口呼大秦之名,倒在血泊之中,只待以身殉国。
岂料飞沙走石,天日煌煌,忽闻战鼓雷鸣。
原是王师已至!
两军激战一天一夜,王师大破戎人,拓土八百里!
此时我本性命垂危。
但先王有感于我一再进献忠贞之言,率斥候开路力战之功,将私藏重宝商鞅右臂赐下,为我延续生命。
第107章 薛松的决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