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扑朔迷离[2/2页]

    这一点邵离不可能不清楚。

    而且,邵离今天在朝会上时,还特意出来替我打圆场。

    这么说来,他并不想杀我?

    方源的目光又落在了那封从赵国前线发来的文书上。

    不对,他想杀我,但又不愿暴露身份,所以他杀人的手法十分隐蔽!

    我斥责赵王,赵王虽然不会当场杀我,但我怒斥他的行为一定会被记恨。

    刚刚赵王也说了,倘若不是我与他促膝长谈,他接到前线文书后,一定会把我推出斩首。

    赵王不是不想杀我,而是缺少一个正当理由。

    而东陵侯叛逃赵国,正好给了他一个理由。

    没有什么,能比杀了秦国的使节,更能够向东陵侯宣誓继续与秦国死战的决心了。

    这么说来的话,邵离肯定知道东陵侯为什么会叛逃秦国。

    而且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间,还早于我抵达赵国的时间。

    再联系上邵离本是秦人的来历,原本如迷雾般的真相似乎渐渐清晰。

    邵离肯定是秦国方面派来的卧底,只不过,他效忠的对象未必是秦王,也有可能是隐藏在暗中想要扳倒东陵侯的势力。

    但如果他从属于与东陵侯为敌的势力,又为什么要杀我呢?

    我曾在朝会和法场怒斥东陵侯,与其杀我,把我推出来作为反对东陵侯的旗帜岂不是更好?

    难道是想要借我的死,来坐实东陵侯大逆不道的罪名?

    可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光一条叛国的罪名,就足够把东陵侯吃的死死的了。

    方源感觉自己离触及真相只剩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可这层窗户纸却显得无比飘渺,让他触而不得。

    这就像是压轴题解了一大半,却卡在了最后一条辅助线上。

    这种感觉,简直比没死成,还难受。

    他向赵王请求道:“既然东陵侯有意,大王不如先应允他前往前线。”

    赵王皱眉道:“那如果这是你们秦国的诡计该怎么办呢?”

    虽然刚才方源已经向他陈述了相关原因,但作为赵国的君王,他必须要谨慎行事。

    否则一旦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方源试图打消他的顾虑:“您如果担心被东陵侯挟持,大可不必与他秘会。因为我也会与您一同前往前线与东陵侯当面对质。

    是不是诡计,到时候我与他一番论辩,您自然可以分辨其中真伪。

    如果这是我秦国的诡计,您大可以直接杀了我,随后带着赵军扬长而去。

    凭借东陵侯的两万秦军,如果您想走,他难道还留得下您吗?

    但倘若不是诡计,您可以平白得到二百里土地与两万秦军,何乐而不为呢?”

    赵王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就薛松那个一战打没十万人的带兵水平,如果他真的想走,难不成薛松还能留下他吃中午饭?

    只不过,如果他接受了东陵侯薛松的投诚,那么就不可能与秦国和谈,釜底抽薪之计也就无从谈起。

    毕竟,他明面上是去与薛松秘会的,总不能带着满朝文武大张旗鼓过去吧?

    那样做的话,势必会引起邵离的警觉。

    赵王是个直爽之人,他的心中有了思量,也就不再犹豫。

    “方先生坦诚待我,寡人自然也不能辜负于你。请先生放心,我绝不会接受薛松的投诚。不仅如此,我还愿意帮助秦国铲除这个奸佞。献上薛松的首级,作为两国盟约的见礼。”

第101章 扑朔迷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