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风向变了[1/2页]
南郑侯府。
南郑侯长坐家中静台闭目养神。
他的仆从在一旁掌着香炉,扇动着熏香香气,使其萦绕整个房间。
仆从见他久久不语,似乎睡去,因此轻声细语的呼唤着南郑侯。
“侯爷?侯爷?”
南郑侯应道:“怎么了?”
“您若是乏了,不如回房去睡。”
“你以为我在这里打坐,是因为困了?”
“若不是困了,那侯爷是在干什么?”
南郑侯微微叹气:“我是在感受这天地之间的风向流动。朝堂看似一片清明,实则纷扰不堪,要想辨别其中的风向,还是得回家之后静静体悟啊。”
仆从想了想:“这就是您今日托病,没有去跟着迎接归国败军的理由吗?”
南郑侯摇头道:“那倒不是。大王国丧相迎,为的便是收买人心。虽然她这些年来表现的软弱不堪,实际上一直在积蓄力量。再怎么说,她也是我大秦的国君,与她争抢风头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仆从问道:“这么说来,您是后悔当初先王驾崩时,没有扶持先王的弟弟上位,而是扶持了当今的大王上位吗?”
南郑侯又摇头道:“扶持一名幼年女性上位,总比让一名壮年男性上位要好得多。至少自从她继位以来,我们目前过得还算不错。直到这两年来,大王才露出些磨刀霍霍的苗头。倘若当初是先王的弟弟上位,以他那专横残暴的性子,怕是早就朝着我们动刀了。
况且,扶持幼君上位,我们对她有拥立之功,她就算心中不感怀,至少面子上也要给我们留些余地。但如果是先王之弟,你觉得他会对我们心怀半点感激吗?”
仆从闻言陷入沉思。
秦月容继位之初,年仅九岁。而先王的三个弟弟得知三侯拥立秦月容的消息后,更是勃然大怒,一个接一个的在国内掀起叛乱。
先王三个弟弟的母亲分别是卫国、鲁国和韩国的宗室之女。因此,当时他们起兵之初还得到了来自这三个国家的支持。
不过好在秦月容的母亲同样是楚国宗室的王女,因此她同样得到了来自楚国的帮助。
不过即便如此,三侯还是各个亲自上阵,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彻底将三位王子的叛乱给镇压下去。
“《易经》有言: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也不忧愁。所以能够努力向上进取,自强不息。因为他时时谨慎小心,就算有了危险也不会招惹灾祸。)
“当年我身处下位,从军入伍,从一个小小的步卒做起。前后十几年,历经大大小小近百战,即便食不饱腹、寝不暖足,也不会因此感到忧虑,而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奋发向上,这才有了我的今日。
可现在,我已经是执掌一国大政的辅国重臣,难道就可以忘记当年的苦楚,骄傲自大穷奢极欲了吗?”
南郑侯合上眼睛:“时刻小心,耐心观察,这才是我能够在大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啊!”
仆从闻言,恭敬问道:“那小人能有什么帮上侯爷的地方吗?”
南郑侯道:“这段时间,帮我盯紧平阳侯和大王。他们那里的风向,变了。”
……
陆鞅学社。
今天方源原本起的很早,可他偏偏要在被窝里腻歪到日上三竿才心满意足的起床。
这段时间,他一路舟车劳顿。
哪怕是在魏国时,他每天也要忙于各种讲学传道,夜半三更还得为游说魏王苦练演讲技巧。
第79章 风向变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