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魏之士[1/2页]

    “您不打算交出信件,那是打算帮东陵侯干掉方源吗?”

    李据道:“干掉方源?不,我不干这种蠢事。”

    “那您就不怕方源会抢了您的相位吗?大王之前可是打算用十座城池换他的,大王这样重视他,就算让他当相国也不是不可能。”

    李据哼了一声:“哼!蠢材!大王要真有这么器重他,还需要张鸿烧掉二三十张传音符劝说大王?《礼记》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事情有开端和结尾,我们在对待处理的时候,应该知道谁先谁后,谁本谁末,加以区别对待,这样的话,就离道不远了)

    “大王之所以答应拿十城换方源,不是因为他器重方源,而是因为器重张鸿。如果没有张鸿的苦苦劝说,也就不可能有一人换十城的说法。况且,以河西十城作为和谈条件,秦国必定不可能同意。

    大王提这个条件,原本只是为了向秦国施压,张鸿的和谈也不过是个障眼法而已。以十城换方源,不过是为大王博个礼贤下士的美誉,为张鸿博一个慧眼识珠的名头。

    但如果你从结果反推,他们俩失去了什么吗?他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失去。”

    李据继续缓缓道:“再者说,大王就算真的昏了头,让方源取代我成为新任相国,那又能怎么样呢?他能舍身取义,说明他不重视富贵荣华。他有君子之风,说明他对天下一视同仁。

    不重视富贵荣华,他就无法给予他人利益。对天下一视同仁,就对赏罚公私分明。

    这样的人,你讨好他没有任何好处。你得罪他,也不会遭到任何报复。

    但天下原本是追逐利益的啊!没有利益的驱使,你就无法使唤小民。没有恐惧的威慑,你就无法调动恶徒。只靠着一腔热血和仁义道德,这样的君子虽然美好,但又有多少人会追随他呢?”

    仆从听了李据的话,感觉笼罩在眼前的‘迷雾’瞬间消散,就连对事物的理解都深刻了许多。

    “您不愧是与萧君泽齐名的法学大家。三言两语,便让我这样的愚笨之人看清了天下的本质。我原本以为方源这样的君子璀璨的犹如天上星辰,但转过头来,您的智慧却宛如六月的烈阳。”

    李据白了他一眼:“你拍马屁的功夫也很见涨啊!”

    仆人尴尬一笑:“小人和相国大人比,还差得远了。”

    李据手掌一用劲,差点把手心的俩核桃捏碎。

    “我要是再年轻几岁,你今日定是逃不了一顿板子。”

    仆从赶忙转换话题道:“依您的看法,咱们应该对那方源听之任之,随他干什么吗?”

    李据道:“当然不行!方源这样的君子,虽然不能用来治国,但却可以用来弘扬名声。你难道忘记了大王礼贤下士的名声,还有张鸿慧眼识珠的名头是从哪里来的了吗?

    既然张鸿做得了初一,我自然也做得了十五。方源来了魏国,我当然也要物尽其用,往他身上蹭上那么一蹭。”

    “那相国大人是准备怎么办?张鸿肯定不会让您与方源先生私下见面的。以您和张鸿那厮的关系,上门拜访多半要吃闭门羹。”

    李据笑道:“我不向山走去,就不能让山向我走来吗?你马上带人给我去大梁城里造谣,就说我害怕方源威胁我的相位,所以打算阻挠他求见大王,甚至还有杀掉他的打算。如果方源真想促成秦魏和谈,那他一定会主动上门找我这个相国谈谈的。”

    仆从挺起胸膛,伸出一根大拇指,眉毛挑动,张嘴就夸。

    “高!实在是高!小人就算祖坟冒了青烟,也不能达到相国大人的万一啊!”

    李据满脑子黑线:“你再乱拍马屁,信不信我今晚就把你绑起来扔到汴河里去?”

    “这点小事,哪里用相国大人动手,小人自己去就行。”

    仆从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得没了影。

    李据见他跑远了,这才大笑着摇头。

    “有时候压力太大,听他讲讲笑话逗个乐也还不错嘛。”

    ——————

    魏国郊外的官道上,张鸿的车队正由一群魏国的披甲骑兵护卫着前进。

    走了一会儿,赶车的魏群突然撩开马车的门帘冲着方源说道。

    “方先生,前方再有三十里便是大梁城。”

    方源笑着冲他拱手:“这几天辛苦小哥了。”

    魏群笑着:“方先生哪里的话。我不过是赶了几天车而已,但这些天得到了您的教诲,这却是一辈子受益无穷的啊。”

第54章 魏之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