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儒墨之辩[2/2页]
“方先生请。”
“陈先生也请。”
二人刚一坐下,只听见台下哗啦啦一片响动,上千名墨家弟子席地而坐,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方源和陈怀谷身上。
陈怀谷冲着方源微微点头,随后开口。
“久闻先生高义,素来享有圣人的名声,您不惜生命想要匡扶国家社稷,然而得到的却是险些身死,而奸佞小人却不伤分毫,先生想过其中的原因吗?”
方源谦虚问道:“请陈先生赐教。”
“以我墨家学说来看,先生舍生取义,以此换取国家政治清明,当得上‘兼爱’二字。您对待强者不卑不亢,对待弱者不加以欺凌,也领会了‘非攻’的精神。”
陈怀谷先是捧了方源两句,随后话锋一转。
“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义士,但却选择了迂腐的儒家,奉行‘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念,这便是违背了天地与鬼神的意志。天地的意志存乎天地之间,鬼神的力量,可以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
“东陵侯为祸秦国,正是因为他不敬鬼神导致。而您却妄图用道义说服一个心无善念的人,这就好比抱着干木头去救火,不止无法平息祸患,还会惹祸上身。”
方源闻言,微笑道。
“敢问陈先生,您方才可是说,天地有意志,鬼神会惩恶扬善?”
陈怀谷点头道:“正是。”
方源道:“我与您的意见不同。《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天不可畏,事在人为。”
(天地的运转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当权者是圣明的尧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当权者是昏庸的夏桀而就不存在。天道没什么好畏惧的,具体的事务往哪个方向发展,要看人怎么去做)
陈怀谷见方源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也不恼怒,只是追问。
“您说天道运转有自己的规律,鬼神并不存在于天地之间,能拿出证据吗?”
方源笑道。
“如果鬼神真的存在,并且它的作用是惩恶扬善的话,那么东陵侯这样的罪人为何至今仍然逍遥法外?难道鬼神会因为别人不信奉它,就不惩罚罪人了吗?”
“换而言之,鬼神就算存在,他也不会对恶人施加惩罚,不会对善人加以表彰。既然如此,那么信它与不信它,又有什么区别呢?”
陈怀谷闻言默然不语。
这的确是墨家思想的一个硬伤,方源也不是第一个攻击这个论点的人。
如果换做百年以前,他听见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攻击墨家的‘明鬼’思想,肯定会暴跳如雷。
但经过这么多年,他对这件事虽然依旧在意,但已经不会暴躁的回击他人了。
方源见陈怀谷沉默,又笑道:“不过墨家的‘明鬼’与‘天志’思想也不是完全错误的。一个人如果不敬畏鬼神,他在作恶时便没有了顾忌。不相信天地的人,他的意识就失去了根基。”
“如果一个人对万事都没有了顾忌,请问这天地之间还有什么能约束他呢?这样的人,即便杀人放火心中也不会有半点愧疚,即便强取豪夺也不会感到一丝不安。所以说,‘明鬼’与‘天志’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人们真的相信鬼神,而是心存敬畏之心。”
陈怀谷闻言,死板的面容忽然有所松动。
一直郁结心中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
陈怀谷抿唇道:“先生的说法虽然不能说全对,但的确有可取之处。”
台下的墨家弟子惊讶的望着陈怀谷。
他们可是最清楚自家夫子的脾气,这人不止骨头硬,一张巧嘴更硬。
尤其是面对儒生时,陈怀谷更是向来咬定青山不放松,怎么今天方源才说了一段话,就让夫子松口了?
第41章 儒墨之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