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驸马登门[1/2页]
“跟我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大早,学社内就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方源坐在几案前,看着堂下摇头晃脑念书的小童子们,只觉得生动有趣。
两世为人,他还是第一次尝到当老师的滋味。
堂下的童子中,有世家大族的后辈,有市井人家的孩子,也有寻常百姓家的放牛娃。
这也是方源佩服陆鞅的地方。
陆鞅的学社,不限制学生的出身,不看父母的高低贵贱。
孔子曾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这虽然是儒家先贤的教导,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陆鞅能够真正贯彻这点,足以说明他能够深得秦国百姓的喜爱并非是没有理由的。
甚至他对于一些连十条肉干都凑不出的人家也会给予宽限,即便之后收不到肉干,陆鞅也不会主动催促。
但让人欣慰的是,陆鞅的学社开办至今,所有学生都在毕业前将欠下的束?(肉干)如数交齐。
陆鞅视百姓如手足,百姓同样视陆鞅如腹心。
这种看似理想国乌托邦一般的幻想,居然真的在陆鞅的学社得到了实现。
这帮八岁以下的小孩子平常都喜欢闹腾,不少学社的教书先生常常拿他们没办法。
但今天方源的课堂上,学生们却都乖巧懂事。
这让其他先生看得大呼这是‘方先生品行高洁,甚至连孩童都懂得从心中尊敬’。
但方源明白,这群孩子之所以这么乖巧,八成是因为昨晚家长曾对他们三令五申,让他们不得在方先生的课堂上胡闹。
今天来上课的孩子多,家长更多。
以前这帮家长将孩子送到学社后,便不会多做停留,而是会回去干自己的事。
毕竟大部分家长都是平头百姓,除了少部分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外,还是需要挣钱养家的。
但今日,这些家长居然一个没走。
他们全都站在学社的窗外盯着自家孩子,生怕自家的顽童不懂事,惹恼了方先生。
在这群家长看来,能得到方先生的教导,可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街坊邻居间聊天时,随时都能拿来吹嘘的资本。
可万万不能让这群混小子坏了事。
在家长们如此严厉的看管下,学生连念课文都心惊胆战的,更别说分心捣蛋了。
方源对此也是哭笑不得。
在这样奇妙的氛围中,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
“下课。”
随着方源一声令下,课堂上的童子们一个个如蒙大赦。
第29章 驸马登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