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自现光明满月容[2/2页]
他哈哈一笑,对答如流。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只要您可以坚守一颗君子之心,处处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不论是王公的威胁,还是虚无的富贵,又或是其他的诱惑,就都不足以动摇您的志向了。”
方源的话刚说完,苏荃忍不住追问。
“先生您现在说的道理虽然能理解,但却太空泛了。恕我愚钝,您可否说的再具体一些呢?”
方源微微点头,继续补充道。
“荀子曾说过,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我想,只要按照荀子教导的那样去做,即便当不成君子,也可以做到无愧于心吧?”
苏荃闻言若有所思,陆鞅闻言心中对于方源的欣赏也更甚几分。
甚至一直默默守候在旁的阳刃,也开始反思起了自己过往的作为有哪些错误的地方。
至于秦月容,她握着毛笔的手忽然有些颤抖。
“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
一股辛酸涌上秦月容的心头,她再看方源时,只觉得有无限的委屈想要向他诉说。
这么多年来,原来方卿一直都是站在我这边的啊!
在这漫漫长夜般的大秦朝堂,只有方卿了解我的苦悲。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从前,秦月容一直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直到遇到了方源,她才明白能拥有一位知己到底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一件事。
她的心中生出一点希望来。
秦月容强忍哭腔,细声细气的询问道:“这么说来,方先生还是有意回归朝堂参政的吗?”
方源对这个看起来怯生生但却上进好学的‘小伙子’很有好感,也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尚书》有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这就是参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
方源说的很委婉,但秦月容也领会到了他的意思。
目前朝政纷乱,方源又刚刚被罢免,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上,方源并不愿意重返朝堂。
当然,这只是秦月容的个人理解。
方源则想的没那么复杂。
他不想回去,纯粹就是感觉在朝廷上作死,还不如在街头巷尾作死来的简单直接。
第23章 自现光明满月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