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建立神朝,从造反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烈阳星系,水蓝星中飞船残骸[2/2页]

    ————————

    星辰研究所将大洋星所在的星系称之为烈阳星系,而大洋星是烈阳星系中的第六行星,体量只能排倒数第三。

    整个烈阳星系中,有恒星一颗,直径三百亿公里,庞大行星十五颗,卫星四十八颗,没有陨石带,彗星小行星不计其数。

    烈阳星系中,第一到第四行星,都是荒芜死星,并且距离烈阳很近,表面温度高,没有水也没有大气存在,不适合正常生物生存。

    第五到第九行星,表面都有水存在,但只有大洋星有大气层,拥有诞生正常生灵的条件。

    第十到第十五行星,是冰系星球,因为距离烈阳太远,烈阳光芒照射不到,加上公转周期长,自身自转速度等问题,整体呈现暗色调,温度很低,完全是冰封星球。

    大洋星是第六行星,与之相邻的第五行星名为荒泽星,第七行星名为水蓝星。

    如今大秦星辰研究所和星辰军的足迹,遍布整个烈阳星系,除了烈阳太过炽热,无法靠近观察之外,其他行星卫星彗星甚至小行星,都有大秦星辰研究员和星辰军的存在。

    经过探查,烈阳星系除了大洋星有生灵之外,其他星球都没有生灵存在,就算发现有生物生存的痕迹,最后也被证实是来自大洋星的生物所为。

    整个烈阳星系直径有足足五光年,也就是四十七万亿公里,真仙修士全力飞行,也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够跨越,宇宙尺度下,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距离非常的庞大。

    所以星辰研究所和星辰军能够遍布烈阳星系,才花费了如此久的时间。

    登陆星球只是开荒的开始,开发星球资源,在星球之上建立合适的生存基地,这才是开荒的第一阶段,也是需要耗费无数时间的一个阶段。

    而星辰研究所的重大发现来自水蓝星,是一位开荒人员无意中掉落地缝,在地缝深处的空洞中发现的。

    地缝深处的庞大空间中,有一艘长百米的科技文明的飞船残骸,飞船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只剩下一个框架,勉强能够看出这是一艘飞船。

    仅剩的飞船框架也被腐蚀的不成样子,其中很多理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被拆卸的痕迹,说明飞船落地后,还有幸存者。

    至于林阳为何能够确认那是一艘科技文明的飞船,这还得从专业角度说明,区别纯粹科技产物和修仙产物的不同。

    第一,飞船残骸并不具备很高的能量水平,剩下的框架是特殊合金,这种特殊合金经过检测,并不是由修仙手段锻造出来的金属结构,只是用了特殊的物理手段。

    第二,密封性的飞船设计,舰艇类的外形,特殊玻璃,都符合林阳心目中对科技文明飞船的认知。

    第三,那就是一本没有被风化的合金制作的航行日志,林阳用了系统,就将航行日志的内容翻译成了他熟悉的话,这才是他确认飞船残骸来自科技文明最强有力的证据。

    这艘飞船残骸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没了重要的引擎部件和各种能量装置,大秦也没办法研究出什么东西出来。

    但它的象征意义却很大,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对大秦的引导作用很强。

    飞船残骸的出现,意味着烈阳星系所在的宇宙,是有科技文明存在的,甚至距离烈阳星系并不是很遥远,否则不可能有一艘飞船坠落水蓝星。

    至于飞船何时坠毁,坠毁后的幸存者如何了,林阳就不清楚了,所以他要将水蓝星掘地三尺,搞明白飞船坠毁后,幸存者的动向。

    一艘飞船残骸,正式开启了大秦的科技之路,这是一条新的大道,大秦入此道,如同如虎添翼,大秦根基更加稳固。

第141章 烈阳星系,水蓝星中飞船残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