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启时代的终结一[2/2页]
可以说,无尽海域中没有一个势力可以阻拦大秦的前进,大秦的军事作战能力,一直都领先内政体系一个层次,是发展的主力项目。
虽然大秦并没有详细的制定一统之战的计划,全部依靠各方将领统兵出击,横推无尽海域,但具体的兵力部署,大局上的兵力调配还是要有的。
无尽海域也有一个中心区域,名为海神域,是老海神所在种族的疆域,也是现存十三神族之一,可以称之为一环区域。
在海神域四周,则是十二个神族的疆域,每个神族疆域都与海神域接壤,呈现环状分布,这便是二环区域。
在十二神族疆域外,才是一百零八个次神族的疆域,自然也是围绕着神族疆域,形成一个次神环疆域,自然是三环区域。
如果从天空中去看无尽海域,再将各势力疆域范围标注出来,就能够看到无尽海域,有点类似飞镖靶子,各族疆域分布在一层层环之上。
神族和次神族占领了无尽海域最好的区域,占据的疆域足足有无尽海域的百分之六十,这是上一次天启之战结束后,利益分配的结果。
剩下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区域,才是弱小种族生活的地方,即便如此,也是划分成了三个环状区域,也就是四五六环区域。
而在无尽海域外,还有一个七环区域。
所谓的七环区域,就是包围无尽海域的迷雾区域,因为迷雾区域的只进不出特性,所以也被称之为死亡七环。
这种环行区域名称,并不是大秦加上去,而是上一次天启之战结束后,十三神族,一百零八次神族一同制定下的区域名称。
原本大秦贝祖海区域位于五环区域,周围并没有强大的神族和次神族势力,所以大秦才能够一直安稳发育,没有提高被神族次神族势力发现。
现如今,大秦海疆则是横跨五六环区域,占据无尽海域百分之五的面积,即使都是贫瘠区域,但经过大秦发展,贫瘠区域也能有繁华出现。
之前丰收之战时,大秦也是刻意避开那些神族和次神族势力,选择的都是五六环区域的海域,并没有染指四环区域,与次神族疆域接壤。
但现在一统之战开启,大秦也就没了顾忌,远征大军的目标是无尽海域的中心区域,自然是要向四环三环区域进发,一路攻城掠地,直到攻进海神域为止。
无尽海域很大,大秦不可能将兵力全部铺开,所以率先攻入海神域,就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能从精神层面瓦解敌对势力的信心,让他们认为大秦不可战胜。
大秦万亿海军,其中五千亿海军作为主力,进军与大秦接壤的四环区域,为大秦攻占一块四环区域,在新占领的四环区域上建立一座新的根据地。
建立四环根据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四环进入三环,攻打三环区域,同时在三环也建立一座根据地。
如此往复,直到大军在二环区域也有根据地,这样一来,大秦就可以直接出兵攻打一环海神域。
至于剩下五千亿海军,则是从大秦海疆两边,横向推平五环和六环区域,将五环六环区域纳入大秦海疆。
这么做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是扩大大秦海疆面积。
第二是对四环及其内部的区域,形成一个环状包围圈。
第三是为大秦主力减少压力,牵制敌军大量兵力,进一步分化敌军的抵抗力量。
一旦大秦将五环六环区域占领,那么以大秦的军事能力,四环区域很快就会沦陷。
介时,一二三环的神族次神族势力将无处可逃,宛如瓮中之鳖,等待大秦的宰割。
一统之战的基本战略布局便是如此,微调部署自然不需要林阳操心,林阳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大的战略布局完成后,继续调度兵力,完成后续布局。
无尽海域的区域分布,大秦初始的位置都很好,战争优势非常大,以外环包围内环,一环一环吞噬敌人的有生力量。
一步一步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加上直捣黄龙的战略部署,如果敌对势力不臣服的话,只能在内环区域绝望的等死,被大秦兵锋无情撕碎。
第106章 天启时代的终结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