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9章 河岸烟火,朝臣替明珠讨封赏[2/2页]

    户部卢尚书的话刚落音,工部胡尚书便接着说道,“陛下是开明之君,赏罚分明,羲和乡君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还请陛下及时嘉奖。”

    元隆帝见两个大臣突然提及此事,不禁看了眼南荣修,见他一动不动的站着,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便知道是儿子搞的鬼。

    “……”还真是出息了,知道借力!

    大家见元隆帝不吭声,便私底下议论起来。

    “听说羲和乡君已经在赶来京城的路上了,估摸再过十天半个月便能看到。”

    “沈家的天青茶,一两十金,真是太贵了,可那茶也是真的好喝。”

    听着臣子的议论,元隆帝心里不得劲,可不得劲的还在后头。

    “以平民之身封爵,自是需要天大的功劳,可羲和乡君改良的山稻,功在千秋,晋个爵封个郡主什么的不过分吧?”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何况羲和城那般小,听说税收都不够养府里的丫鬟婆子,还得乡君自个种田卖菜,才能维持府邸和衙门的开销。”

    “哎,乡君做到这个份上,也是不多见。”

    这不是在讽刺他抠门么?

    元隆帝越听脸色越黑,“那诸卿以为朕如何啊?”

    工部胡尚书打头阵,“臣认为,羲和乡君之功,实惠万民,利在千秋,当晋封郡主爵位,加宽封地。”

    户部卢尚书接着道,“民以食为天,山稻是实打实的粮食,能让天下万民饱腹,亦能让国库丰盈,功在社稷,理当厚赏。”

    吏部侍郎谢大人,“有错当罚,有功当赏,臣觉附议两位尚书的提议!”

    礼部崔侍郎见谢大人也说话,也跟着出声,“臣附议!”

    瑞王见六部中有四人发声,便也跟着凑热闹,“谢大人说的好,有功当赏,何况羲和乡君的功绩,可不止山稻。

    听说,羲和城特别设立了农桑局,是专门研发新品种的,为百姓解决农事上的疑难杂症。

    比如种下的菜,生虫或者叶子发黄,该用什么药物;比如养的鸡鸭,生病了有专门的兽医去村里医治;比如升级种子等级,如何让耐寒的物种在温暖的南方也能生存的等等。

    可这些东西,只存在羲和城,而我们却只能看看,为什么?”

    没人回答瑞王,但众人大概知道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陛下什么都好,就是抠。

    羲和乡君是年纪小,可人家也不是不傻,毕竟她也是要吃饭,要养一帮人的。

    瑞王见没人吭声,却一幅心知肚明的样子,继续道,“羲和乡君不容易呐,八九岁的年纪便接管了羲和城的大小事务,身边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

    她也是个能扛事的,整天带着属官上山下地,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让羲和城的百姓富裕起来。

    听说啊,她做城主的第一年,还是卖自家的菘菜才凑够衙门的奉银。

    之前还有人在背后说羲和乡君开吃食铺,是与民争利,试问,羲和乡君不开铺子,哪来的银子发月俸,打劫钱庄么?

    还有啊,为了各村的菜能够卖出去,羲和乡君都徒手挖河了。”

    “咳咳……”

    谢国舅见瑞王越说越离谱,连忙出声提醒,示意他悠着点,别好心办坏事。

    瑞王接收到提示,连忙调整过来,“陛下,臣赞同几位大人的提议,咱们不能让功臣寒了心呐,何况,羲和城物产丰富,咱们不能让京城的百姓眼馋呐陛下。”

    元隆帝面无表情的看了瑞王一眼,瑞王的气势瞬间便弱了下来。

    见状,元隆帝鄙夷的轻哼了一声,就这胆子,凑什么热闹。

    目光落在杨阁老身上,“山稻之功,爱卿觉得,该如何封赏羲和乡君为好?”

    “怎么封赏,全凭陛下!”

    杨阁老的话一出,立即遭到反驳,“阁老这意思,无论羲和乡君多大的功劳,都是应该的是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羲和乡君有功,难道不应该封赏么?照你这意思,便是你儿子在地方做出政绩来,也是不用升官的。”

    “……”

    “没想到杨阁老是这样的人,欺负沈家无人便算了,连功臣都不放过。”

    “……”

    “陛下,羲和乡君是女子,便是封了郡主又如何,加宽了封地又如何,等她百年之后,府邸和封地依旧是朝廷的,咱们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而让百姓叫屈啊。”

    “是啊陛下,羲和乡君的能力,咱们有目共睹,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便让兴州、凌江府还有青州府三地发展起来,就连无双郡,都成了连云国的赶集之地。

    若是将青瓶县和宜林县划入羲和城,相信羲和乡君一定把它们发展得更繁荣。”

    “陛下,爵位和封地是羲和乡君的,可得到实惠的还是百姓和朝廷啊。”

    大臣们的说法,好似朝廷封赏明珠,是明珠吃亏,赚的是朝廷一样。

    元隆帝依旧没表态,而是看向一动不动的南荣修,“太子有什么看法。”

    “父皇向来赏罚分明,儿臣相信父皇会妥善处理的。”南荣修打官腔道。

    元隆帝看儿子的眼神深了两分,“有功必赏,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怎么赏,赏什么,朕已有决断。”

    诸位大臣听言,觉得有些不妙,毕竟以皇帝抠门的性子,绝对不会是厚赏。

    要是封个县君……那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们只是担心,羲和乡君会对朝廷绝望。

    毕竟,山稻是粮食,功盖千秋。

    “众卿若无事要凑,那便退朝吧!”

    皇帝退下后,南荣修也离开了大殿,经过谢国舅的时候,无声的递出一颗凝珠。

    看到盈润的凝珠,谢国舅笑了,这外甥能处。

    胡尚书等人却还没离开,而是在猜测元隆帝会给明珠什么样的封赏。

    是否晋升乡君爵位,是否加宽封地,是否厚赏沈家人。

    对于此事,大臣们都很好奇,多方打听无果之后,将目光锁定南荣修。

    结果南荣修也不清楚。

    而大臣们不知道的事,元隆帝和南荣修已经冷战多少,就连谢皇后劝说都没用。

    打听不到消息,大臣们也没办法,只能等着,毕竟,羲和乡君快要入京了。

    这一等,足足等了一个多月,明珠的城主仪仗才慢悠悠的进入京城地界。

    “乡君,直接进城还是在驿站歇一晚?”苏公公问道。

    明珠看了眼天色,“驿站的青花鱼宴不错,明早再入城吧。”

    车驾刚停在驿站门口,前方便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只见魏公公骑着快马手持圣旨高声道,“羲和乡君接旨!”

第619章 河岸烟火,朝臣替明珠讨封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