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合作,商路问题[2/2页]
卑职觉得,白秀才和王秀才不错。”
明珠把两个秀才的答卷挑出来,并做了对比,“字写的不错,也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照本宣科,这两个,你见过本人了么,印象如何?”
“这两人卑职也只在考场打了个照面,谈不上了解,白秀才很年轻,王秀才年龄稍大,人看起来比较沉稳。”
“考核只是我们选人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标准,考得不好,不代表他们其他方便不行,考得好,也不代表他就合适。”
明珠放下考卷,“通知下去,明日辰时,进行第二轮考核,至于第一轮的名单,先不公布,待第二轮结果出来再决定。”
“城主,是所有人都参加吗?”
明珠点点头,“以羲和城目前的现状,需要的是务实肯干的人,留下来考核之人,定是思虑过的,给他们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王掌事了解情况后,立即下去安排。
收到消息的众位秀才,心情不错,都觉得自己能留下来的希望很大。
戳手激动后,各自回去准备了。
第二天的考核是实操,由李文书出题,考生执行。
多少时间完成,需要完成到什么程度才能达标,李文书说的很清楚。
其中,有一道题是征收粮税,考生需要现场使用杆秤、辨识五谷、计算名单上所需缴纳的粮食量、汇总上报。
题目看似简单,可有的考生在计算数额的时候,频频出错,有的则搞不清楚杆秤的斤两。
第二轮的考核,进行了两天才结束。
明珠看着呈上来的结果,很平静的对王掌事说,“第二轮的考核很明显,有的擅长算数;有人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人思路清晰,擅长调解矛盾……:???
怎么安排,你心里有数了吧?”
王掌事点头表示清楚。
“明日公布结果,后日安排面谈,合格并愿意留在羲和城发展的,给他们半个月时间安排家里的事情,半个月后统一到衙门报道。”
面谈这天,宁镇长也来了,他亲自挑了五个人去平宁,剩余的人,淘汰了七人,留下十一人。
王掌事根据他们所擅长的安排岗位,有人进了六房,有人进了“劝课农桑”,有人去了三里湾监工……
总之,此次招贤纳士,双方的满意度很高,吏房的任务超额完成,明珠特意嘉奖王掌事白银十两,米面油粮布匹若干,吏房人员嘉奖二两白银,生活用品若干。
一时间,吏房成了其他五房羡慕的对象。
人员定下来之后,明珠让路女官去驿站请邓举人到镇衙面谈。
“邓举人有什么顾虑,不防道来。”明珠开门见山。
邓举人没有客套,“在下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从何着手。”
“宁镇长会带你三个月,三个月后,本城主会正式宣布你津西镇长的身份,津西镇的事务也由你全权管理。”
顿了顿,明珠补充道,“开山宴当天,羲和城与凌江府、兴州府达成盟约,不久之后,京中还会有人下来,接下的日子会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京中来人?
邓举人心里好奇,却没有多问,而是大胆的说道,“城主,春耕在即,宁镇长想必无暇分身,属下能否跟在您身边学习?”
第593章 合作,商路问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