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财政问题,二叔之事[1/2页]

    “不用。”明珠继续看账册,一边问道,“平宁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一切顺利,赌坊的人也全部抓获。”路女官一边磨墨一边问,“乡君,那个吴四爷怎么判?”

    虽说是被逼的,但放火烧镇衙,毒杀镇衙之人,这样的行为与造反无异。

    “自然是送他上断头台。”

    吴四爷的行为,在明珠眼中,就是恐怖分子。

    他今天能火烧镇衙,放毒杀人,明日也能进山当土匪头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怎么,赌坊一案,还没审理清楚么?”

    “镇衙被烧,衙役伤亡过半,能用之人不多,加之宁镇长刚接手镇衙事务,想来是还没腾出时间。”

    “洪三大人呢?”明珠又问。

    “洪大人这两天应该回来了。”似乎想起什么,路女官说道,“乡君,昨日工部的人来了别院,让奴婢把这个交给您。”

    看着递过来的卷轴,明珠没动,“打开。”

    卷轴上,画着乡君府邸的绿化情况,上边还做了标注,哪个区域种什么花,标注的清清楚楚。

    看着旁边不重样的绿植花卉,明珠问道,“这些你都认识么?”

    路女官看着上面的密密麻麻的品名,越看越心惊。

    “乡君,都是名贵品种,我们怕是没法自己准备了。”路女官指着卷轴处,“如这白菊和紫菊,品种稀少,只有皇宫和权贵家中种有。

    还有这绿梅和牡丹,都是稀罕品种。”

    顿了顿,又说道,“奴婢记得,东宫有一片梅林,种的便是绿萼梅,每到冬日,皇后娘娘经常去东宫与少主赏梅。

    乡君,这绿梅在京城也没有几家有,我们要种,只能找少主。”

    “不一定要种绿梅,红梅也可以。”明珠并不是很追求这些,“你把上面的品种重新列一份出来,太过珍贵的品种,用其他替换。

    另外,你叫人临摹一份出来,送回沈家。”

    “是!”

    “府邸进展到哪一步,你可有问?”

    “奴婢问了,那人说争取在年前让乡君住进去,而且也加大了人手,日夜赶工,所以才把这卷轴送来,说是怕到时候进去了,府邸光秃秃的连颗树都没有。”

    “都是名贵品种,只怕是来不及了。”明珠想了想,“明日,你让青杏把老宅的花都挪到后山,能扦插育苗的品种,马上安排人手扦插育苗。

    也让碧青走一趟明?山庄,山庄有的品种,统统让夏管家匀一份,作为答谢,我多酿两坛清露给少主。”

    “乡君英明。”路女官笑赞道,“乡君,府里也有人会伺弄花草,可要派一人去山庄帮忙?”

    “此时你安排吧。”

    “是乡君!”

    路女官下去后,明珠换了一本账册继续看。

    这一看,她的眉头都拧起来了。

    知道津西镇穷,却没想到这么穷。

    拥有一万人口的大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五百两,其中田地税占了赋税比例的九成,其余的一成是商税和杂税。

    大庆的赋税不算重,老百姓每年只需交一次粮税、田地税,服一次徭役。

    如果家中有钱的,可以缴纳银两免去徭役,没条件的,去服役也不用担心,因为修路或清理河道,每人半个月便能归家。

    粮税的征收标准是十取二,比以往的朝代都要轻。

    田地税是按亩征收的,如荒山,前面三年免税,三年后不论收成如何,都要按当地县衙的收费标准进行纳税。

    山地不论土壤贫瘠,一律按一亩三文征收,田则是三十文一亩,一样不论旱田水田荒田沙田。

    另外就是,集日摆摊的摊位费,铺子的商税。

    像盐税、矿税、茶税这些是没有的。

    所以,穷也是有原因的。

    商业不发达,光靠田地的赋税,是无法富裕起来的。

    开商路,通水运,势在必行。

    ……

    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下一片金光。

    正要下衙的礼房黄掌事,见明珠还在伏案公干,连忙把迈出的一只脚收回,后面的吏房王掌事见了,说道,“都下衙了,退回来作甚?”

    “嘘!”

    礼房黄掌事连忙‘嘘’了一下,然后指了指外面,“城主还没走!”

    “还在?”

    吏房王掌事惊疑的探头,见到明珠,立即把头缩了回来,“继续干活吧,看城主的样子,估计还得好一会。”

    “要是城主一直不走呢?”孙掌事道。

    “那我们便睡在衙里。”工房赵掌事道,“正好我有些思路了,在琢磨一晚,明日估计便能交差了。”

    孙掌事一惊,“这般快?”

    “城主都说急用了,不快哪行哪。”赵掌事拿起工具,“你们先忙,我去库房看看有没有材料。”

    孙掌事和王掌事还有黄掌事对视了一眼,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

    暮色四合的时候,明珠终于把邢房的一些重大案件看完。

    见隔壁的六房还亮着灯,立即召来路女官,“你去看看,还有谁在。”

    路女官很快回来,“乡君,六房的掌事都在,其他的人也在。”

    “告诉他们,日后若无通知,忙完事情便能下衙。”明珠突然想起一件事,“衙里提供膳食吗?”

    “只提供早膳和午膳,如若衙里晚上还有别的事情,厨娘会提前蒸些馒头,方才奴婢去膳房看了,蒸笼里只剩两个馒头,几位掌事应该是吃过了

    明珠看了旁边的漏更,又看了外面的天色,“让他们下衙吧。”

    得到消息的几位掌事,先后下衙。

    乘着夜色,孙掌事拖着一身疲累回到家中,他的妻子见了很是担心,“可是乡君为难你了?”

    “倒也没有。”孙掌事揉揉眉心,靠在躺椅上。

    “那是什么,账目捋不清?”

    “也不是。”孙掌事换了个坐姿,“城主要求较高,为夫恐怕达不到城主的预期,今早议事,其他人表现不错,只有为夫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

    孙家娘子立马慌了,“这……这应该没什么大碍吧?顶多第一印象不好,不至于被干掉吧?

    而且,你在镇衙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若是因此把你轰出来,站不住理啊!”

    “津西是沈家明珠的津西,在津西乃至整个羲和城,她说的话就是王法。”孙掌事声音平静,“娘子,明日你清点一下家中的财产。”

第449章 财政问题,二叔之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