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海外分基地,放在哪里好呢?[2/2页]
旁边停车位上。
一个小伙子和同伴,也正要开车离开。
看到这一幕,一下就惊讶了,“我擦,我眼花了吗?那人开车不扶方向盘?”
“你没眼花!”同伴很确定。
“刚才有人喊大黄蜂,是真哒?”
“追上去看看呗!”
一辆红色法拉利f12追着大黄蜂就跟了上去。
大黄蜂一溜烟进了三道门,法拉利却被保安挡了下来。
小伙子跟保安争执起来,“前面那辆怎么能进?哥们的这辆也不算烂车吧?”
保安:“嘁,谁管你车贱车贵,人家是校长打过招呼的……”
小伙子不死心。
赶紧路边停了车。
和同伴急吼吼跑步去追大黄蜂……
最近这几天。
李一泽就扎在了实验室。
等离子引擎,项目更加庞大,分解成了好几个子项目小组。
新的技术理论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需要把每个项目小组都带一带,在一起做实验中帮大家点拨一下。
小李老师亲自开小灶补课,机会难得!
各个科学家们都打了狗血,没日没夜验算各种方程式,没日没夜进行各种实验验证。
这天晚上,已经是午夜。
李一泽刚跟核能小组一起做完实验。
看见等离子小组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就随意推门进去看一眼。
“咳咳咳,着火了吗?”
刚推开门,马上被满屋子烟气呛了出来。
办公室里,胡乱摆了两张行军床。
满地都是一堆一堆的各种图纸和技术资料。
几张桌子上,起码几十个易拉罐和外卖盒子。
一个个易拉罐里烟头塞的满满溜溜,都快流出来了。
一个秃顶和一个大光头,都是大拖鞋、大裤衩、二股筋背心,坐在资料堆里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演算着什么。
可不就是耿小强和王嘉。
两人都顶着好大黑眼圈,齐刷刷朝李一泽咧嘴憨笑。
“师祖,你还没走哈?”
差点惊了李一泽一下,“怎么成了这副鬼样子?”
王嘉得意地摸着大光头,“我跟梗哥学的,剃个光头省事,洗脸顺便就洗头了……”
“赶紧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回去睡觉!”
“以后不许搞行军床的什么玩意……”
这情形,一看就是三五天没离开过办公室。
神特么的剃光头省事,洗头时间都要节省?搞科研也不要这么拼命吧?
李一泽黑着脸,把两人撵回去。
后来他才发现,小白楼里,像这两人一样的情况很普遍。
新技术体系,为这些科研者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热爱科学的人着迷了……
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对于碳基芯片和战斗机器人之类,李一泽采用了跨越式发展。
那是因为急于建立自主产业链,他的思路是“先有产品,然后用几年时间帮国家掌握这项技术。”
不过,对于核聚变和等离子引擎,又不一样。
这个项目相比前者更加庞大,需要更加庞大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他的思路是“先培养新技术体系的人才,然后再进行产业化”。
尤其核聚变,关系国家未来能源安全,这个要帮帮国家。
当然,自身利益也要保证。
李一泽在帮助国家提升科技的同时,要保证最尖端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就比如,以后会帮国家掌握碳基芯片技术,他手里要握着更先进的量子芯片技术。
就比如,小零的核心技术绝对不会泄露
或许,在恰当的时候。
以后可以考虑自己建立一个海外分基地,不受限制地开发各种东西。
海外分基地,放在哪里好呢?
第64章 海外分基地,放在哪里好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