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皇嫡子朱见渊[2/2页]
“天佑大明,祖宗保佑,陛下洪福齐天,子孙昌盛啊。”
皇帝龙颜大悦,大学士们喜笑颜开。
在内阁大臣心中,皇嫡子的出生,意义非凡。
“大明的大学士们,朕的爱卿们,吃了朕的喜糖,可得为朕给皇儿取名费点心啊,你们都想想几个好字,给朕一点参考。”
曹鼐、陈循、于谦、王佐等几个大学士,顿时都思索起来。
如果他们取的字被陛下采纳成了皇子的名字,那可是一份天大的荣光啊。
这是皇后所出的第一个皇子,论嫡论长,这个小皇子未来都是最接近金銮殿上那把椅子的存在。
大学士们处政能力不用说,他们的文采,肚里的墨水,也都是大明最顶层的存在。
要知道他们一个个进士及第,哪个不是在翰林院走出来的才子,就算是被朱祁镇弄的浑身铜臭味的王佐,在三十年前,那也是享誉一地的大才子。
收集了内阁大臣们挑的字后,朱祁镇对首辅曹鼐说道,“拟一道圣旨,朕要大赦天下。”
曹鼐拜道,“遵旨。”
“还有,让礼部与太常寺挑一个适合祭祀的日子,朕要祭太庙。”
诸公再一次感受到了陛下对这个嫡子的喜爱,要知道陛下平时可不喜这些繁文礼节,都是大臣们几番上奏后,陛下才勉为其难的参加一些推不掉的祭祀等典礼。
像今日主动提起的,还是第一次。
天启元年九月十六,皇嫡子出生,天启皇帝大赦天下。
当夜,朱祁镇在御书房里翻腾半天,思来想去,选了个立字。
朱姓,那自不必说,名字前头的这个见字,是小家伙的辈分,老祖宗早取好了的。
史书记载,天启元年九月十七日,皇嫡子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天启皇帝为其取名为见立。
天启元年九月二十日,天启帝亲率一应官员,祭祀太庙。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
天启元年十一月八日,由户部与工部协同建设的两条大路开始施工。
这第一条大路东起顺天府西侧,沿经居庸关,大同府,往西北方向一路延伸,直至西北最边境的哈撒城。
第二条大路也是东起顺天府西侧,在百里外的竞宁城开始分叉,一路向西至陕西西部。
有了东北大道的例子,大明文武百官太清楚陛下修这两条大道意欲何为了。
各营武将们开始摩拳擦掌,战心四起。
天启元年十二月三日,来自草原部落的托娅.尼桑,被天启帝册封为原嫔,原妃肚子里已怀有龙种。
天启二年六月二十日,在远东行省秉政近一年的大明亲王朱祁钰率部分远东官员回京。
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天启元年的新科进士,回京之后,天启帝对众人皆有提拔。
天启二年七月十三,皇三子出生,天启帝为其取名为朱见齐,原嫔母凭子贵,晋封为原妃。
天启二年八月十五,值此中秋佳节之际,天启帝亲临天津卫港口。
大明的远扬船队,回来了。
第209章 皇嫡子朱见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