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要你俩告老还乡[1/2页]
杜仲把这事讲给荀贤听后,荀贤笑话杜仲白当了刑部右侍郎这么多年。
这事还不简单,让小辈们去解决。
荀贤与大学士彭时的理念一致,女子当差,他们都是反对的。
这是两人都不敢明面上直接提出来而已,如今君威正盛,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陛下了,他们可不敢当面触及霉头。
拉上彭时,让荀贤心中更安定。
这就不奇怪会有刑部的官差第一时间赶到双方打斗的现场,抓回张武,然后用了刑。
荀贤到现在还认为,这只是小辈之间的矛盾。
其实荀贤有点冤。
他是让孙子给张武一点教训,可没有让孙子把张武打成这样啊。
给张武一点教训,让他知难而退,对荀贤来说就是一场胜利,对陛下摒弃程朱理学的完美抗议。
可当荀庄、彭阳两人带了家丁护卫都被张武一人打断腿后,荀庄早就忘了其祖父一直交代的分寸。
此事,刑部尚书荀贤、内阁大学士彭时都脱不了干系。
主意是荀贤出的,刑部捕快是荀贤授意出动的。
彭时是背后参与者,定亲没有他的首肯,两边是不可能定的起来的。
事情说起来不大,但是就是这种小事,他们在背后对抗自己,让朱祁镇非常的不爽。
在张武身上缠着的布条都还没拆时,都察院弹劾内阁大学士彭时、刑部尚书荀贤的奏折就传到了内阁。
内阁首辅曹鼐在票拟之后,按流程送到乾清门。
彭时是内阁大学士,自然知晓这些弹劾他的奏折,他当即就立证清白,曹鼐宽慰他,在其耳边轻声道,“放宽心,都察院这帮疯狗,弹劾我的也多了去了,到了乾清门,陛下还不只是一个阅字的朱批就送回内阁了。”
曹鼐之所以凑进说,是因为文渊阁里不仅仅只有几位当值的大学士,还有许多侍奉的太监。
这些个太监,曹鼐可吃不准他们私底下为谁充当耳目,万一自己骂都察院是疯狗这话传出去,免不了一顿弹劾。
可彭时心里已有预感,这次怕是来者不善。
弹劾的确是常有的事,可这次一下子对自己与荀贤的弹劾有点多,而且还特别的有针对性。
果不其然,乾清门很快传回陛下的朱批:着锦衣卫指挥使井源详查。
很快,锦衣卫官员就捧着圣旨,来到了文渊阁,很规矩的请走彭时,协助调查。
刑部尚书荀贤在刑部办差时,也有锦衣卫捧着圣旨,让荀贤屏退左右,协助调查,如果尚书大人不配合,那就只能去锦衣卫府衙喝茶了。
锦衣卫官员对待两人是客客气气,两人可以继续在他们面前摆着官架子,但是锦衣卫却慢慢悠悠的把他们的指证,一样一样说出来。
两位朝中重臣,心中城府极深,狡辩推脱的本事也是顶级水平。
可锦衣卫一点都不急,每天都捧着圣旨来请他俩协助调查。
一个是堂堂内阁大学士,一个是刑部尚书,却持续的被几个锦衣卫带走,真的很丢脸,让他们觉得脸面无存。
最后由锦衣卫指挥使井源亲自出面,劝说二人主动上奏,告老还乡,陛下念在他们为朝廷办差多年,会给他们一个体面。
要不然,以锦衣卫现在掌握的罪证,足以让两人摘到乌纱帽,通告一出,身败名裂。
像他俩这种站在顶端的大臣,只要一倒台,倒下的就不只是他自己,连累的是身后一堆的人。
第208章 要你俩告老还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