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浙党[2/2页]
现在的朝堂,无非是官员们在争取他们各自的利益罢了。
而朱祁镇的原则是,不管谁上任,前提是能要把活干好,是适合这个位置的。
朝堂各势力的平衡,是一个成功帝王必备的手段,一家独大的朝堂,极容易出现祸端,命运都交给了为首的权臣,那实在是太考验那名权臣的心态了,纵观历史,又有几个是经得起考验的。
当然出现之种情况的朝堂,基本上都是大动乱或者非常规事情发生后的朝堂,主少国疑是一大原因,帝王昏聩无能懦弱也是一大原因。
还有一点原因,虽是极少出现,但也是有鲜明例子存在的,那就是隋炀帝杨广,他把步子迈的太快,同时又动了贵族们的利益,站在了太多人的对立面。
朱祁镇今后要走的路,最坏的结局就是走上隋炀帝走过的路。
不过朱祁镇他每当看宗室勋贵不顺眼时,脑子里想着就是杨广这个亡国之君。
杨广在位,许多国策与长期来看,都是惠及后代,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他本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样是帝王中出类拔萃的存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偏偏成了亡国之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朱祁镇最大的总结就是,稳一点来。
如今的他,君威正盛,一扫土木堡损兵折将的衰气,朝堂之上,根本没人可以掣肘他,只要他自己别作死,别反复的作死,一步步走下去,未来文治武功超老朱家的太祖太宗,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当然,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就像现在对远东行省的军政人员任命,他就没有自己人可以担当主官,他的人,年龄、资历,都还不足以让朝堂百官认同。
而朱祁镇年二十三,有的是时间,而且退一步来说,满朝文武,地方官吏,全都是他的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
朝堂各方行成的团体,朱祁镇心中一清二楚,以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于谦,都察院左都御史陈义写为首的浙党,如今在朝中冒起,虽然这两位大佬并没有做一些结党营私的举措,但出身江南浙江一带的官员,天然的倾向他们,朝廷上来自江浙地带的官员人才辈出,在未来的朝堂之上,他们肯定会是朝堂之上最强大的政治力量。
而浙党两位大佬,都与?王朱祁钰一同督察巡视过江南沿海各地,?王和两位大佬也亲手在江南沿海各地提拔了诸多官员,尤其在宁王府叛乱之后,大量的职位空缺,大多数皆有这三位大人物提拔举荐。
所以在别人的眼中,他们已经就是同为一体的政治集团,被有心人称之为浙党。
这一次,?王受陛下委托,暂代远东政务,他所举荐的,有许多都是浙党的人。
朝堂其他势力岂能如他所愿,在举荐人中,挑了好多浙党的毛病,同时也推荐了自己门下之人。
朱祁钰有些郁闷,皇兄都让他挑自己用的顺手的官员带去远东,他掌权时间尚短,监国期间与朝臣也只是相互配合处理政务,庙堂上的官员,个个位高权重,岂会轻易为他所用。
朱祁钰哪有多少熟络又可用之人,无非也就在江南沿海各地提拔了些地方官吏,让他们跟着自己一同去远东这苦寒之地。
这些都只是六七品的官员而已,不曾想,竟如此的不顺利。
第188章 浙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