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陪老夫一起喝[1/2页]
三月初三放榜日,贡院前挤满了人。
昨日考官为皇帝先行审阅,王佐特意的拿了于鹏的卷子。
这个年轻人,王佐是熟悉的,当日被陛下直接塞到的户部,给他打下手。
他的成长进步,王佐真切的看在眼里,从一开始的眼高手低,没甚作用,到眼下能麻溜的处理好具体事务。
年轻人有想法,也有干劲,他不像普通书生,王佐发觉于鹏对账目、银子有着很敏锐的触感,这方面学的特别的快,为此王佐曾还多次表扬了他。
殿试由陛下亲自出的题,陛下思维天马行空,王佐能猜却也不敢笃定,谁知道陛下会突然起什么新颖的想法。
对于于鹏,王佐有心提携,不过也要看他于鹏自己的本事了。
卷子一看,内容务实,许多论述虽然还带着点年轻人思虑的欠缺,倒也有可行的可能性。
王佐把于鹏的卷子放到了预一甲的一处。
预一甲,是这批贡士学子们写的最好的几篇,供皇帝参考,方便皇帝给他们排名。
具体的排名,还是由皇帝亲自来定,他如果决定考官审阅商量后的预一甲不合心意,可以自行从预二甲、三甲中挑选,定为状元郎。
朱祁镇在得知皇后有喜之后,心里美滋滋,在文华殿与王佐等一众考官交流了一下,看了推荐的几篇文章后,很快的就把排名给定了下来。
排名先后对于今年的进士们来说,起点分的没那么明显,因为朱祁镇会一股脑的把他们全部分配到六部实习,直接让他们在工作中成长。
翰林院这个地方,作为曾经的人才培养基地,朝廷要继续花大把的时间让一甲进士们,朱祁镇没这个耐心等,在他的计划里,他很快就需要大批各府衙的官吏。
于鹏在户部当差,无名无份,平日里是个小秘书的角色,殿试结束后,他就又在户部帮忙了。
报喜的礼部官员根据住址,先是来到紫烟阁敲锣打鼓,得知他人在户部之后,又敲锣打鼓的前往户部府衙。
于鹏的书童啊越,早早的守在贡院放金榜之处,在第一张金榜的最上方,看到了他家公子的名字。
“我家公子中状元了……”
啊越欢呼雀跃,一路向礼部跑去。
等到礼部官员把喜报亲自送到于鹏手上时,于鹏早已经被户部的同僚们恭喜过了,晚上去哪摆几桌都已经定好了。
不过这个喜报,带有吏部对他的任命,于鹏一举从无名的小秘书,一下飙升等到了从六品的户部给事郎中。
户部府衙当差的,有官有吏,吏员是没有品级的,王佐之前是属于比吏员都不如的非正式编制的实习生。
除了工作的地点好一点外,在尚书大人书房办差,实际上王佐在户部的地位,还不如在门口值守的军士。
如今一朝鲤跃龙门,他是大明天启元年的一甲进士,堂堂状元郎,炽手可热的新星,未来官途之路,跟户部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等户部散衙,于鹏跟户部的同僚们,相约来到紫烟阁。
这些与于鹏一同办差的人,在户部级别普遍都不高,有品级在身的没几个。
地位相当的人,才能处的来,在户部府衙的圈中里也是一样的,他们这些人,跟户部侍郎、郎中等户部官员压根谈不上有什么私交,更别提户部尚书王大人了。
他们这些人平日里也没什么资格来紫烟阁,这倒不是身份地位的问题,而是钱包的问题。
就他们那点微薄的俸禄外加一点户部当差的小红利,在紫烟阁摆一桌过个夜就能让他们一年时间白干了。
这些户部小吏兴高采烈的跟着于鹏踏入紫烟阁,看着他熟门熟路的样子,果然如传言那般,于鹏是日日夜宿紫烟阁。
他们与于鹏熟络,虽知他现已经是状元郎,也是给事郎中,但此时这个年轻人还没什么官威、官架子,一众人有说有笑的。
可没一会,他们就安静如鸡,坐的板板正正的。
因为他们户部的顶头上司,尚书王大人也踏入紫烟阁大门。
随行的还有户部左、右侍郎,左、右郎中,有官品的户部官员们,基本都到齐了。
第171章 陪老夫一起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