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明女子千千万[2/2页]
第一道圣旨就是正式改国号正统为天启。
公元1450年的正月初一,就是天启元年的第一天。
第二道圣旨,朱祁镇也是盗用盗用了英宗这辈子当皇帝可圈可点的一处闪光点。
废除殉葬制度。
朱祁镇亲自提笔写下: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殉葬自天启元年起,废除。
殉葬这种残忍的制度,始于商朝,至秦代发展到巅峰,两汉、隋唐与两宋很少采用。
在大明,太祖朱元璋恢复殉葬旧例,
史书上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太宗朱棣去世后,后宫也陪葬了30多人。,
仁宗的朱高炽,尽管殉葬人数远比洪武和永乐时期少,但同样殉葬者甚多。
仁宗的郭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她一共生下三位皇子,但还是没能逃过为仁宗殉葬的命运。
这使得大明地方上的一些藩王也跟风模仿,他们的手段更残忍,连正妻王妃也未能幸免。
宣宗去世后,10名有封号的嫔妃和多名宫女殉葬。
朱祁镇废除这个制度,不单单只是为了博仁爱的名声,拥有现代灵魂的他,对于这种陋习是抵触反感的。
既然自己有这个能力改变它,改掉陋习还能获得美名,何乐如不为呢。
第二道圣旨,允许朝廷与各地府衙,招收女性官员、差员,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提倡男女平等。
只要女子有这个能力,大明各地都有她们的发挥空间。
这道圣旨传达后,估计会引发轩然大波,文人墨客会抨击死他。
不过那又如何,大明谁说了算,是我朱祁镇。
对于这些口诛笔伐,朱祁镇向来不在意,带头闹的凶的,让锦衣卫抓几个杀掉。
皇权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根本不用担心这些文人的嘴跟笔。
不过为了把风波降低,朱祁镇也是做了准备。
翰林院的侍讲齐扬,笔杆子能力顶尖,朱祁镇专门交代过他,让他组织翰林院能支持他的同僚们,来书写让女子入朝的好处与典故,女人都当过皇帝,怎么就不能当官了。
朱祁镇还许诺齐扬,只要把外界的口诛笔伐,给挡住,给压下去,待风波平息之后,升官加俸禄。
翰林院是天下才子聚集地,由他们出面,各地的文人墨客,翻不起多少浪花。
内阁大臣们,有赞成的,有保持沉默的,但没人出来反对。
赞成的,朱祁镇就让他们用自身的影响力,去影响翰林院才子们的思想认识。
不求他们出面支持,只要翰林院的才子们能闭嘴、弃笔,朱祁镇就满足了。
保持沉默的内阁大臣,朱祁镇也理解他们,毕竟他们是儒家正统的受教者,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让他们从内心处接受这道圣旨,是有难度的。
这道旨意,最大的受益群体,整个大明的女性,她们会支持着朱祁镇,虽然现在是绝对的男权时代,她们的实力还很弱小,不过朱祁镇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明女性千千万,终会有她们顶半边天的时候。
第147章 大明女子千千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