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主要目的是搞钱[2/2页]
然而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与亲征一派组成了坚定的攻守同盟,最让他们猝不及防的是,天子把亲征失利的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
一个年轻的帝王,都能下罪己诏,留京一派还敢冒天下之大不为,违背儒家的正统学说,臣子该恪守的君臣大礼,换一个皇帝吗。
显然留京一派没法做,也做不到。
最终留京一派的核心人物陈益写,被陛下以两万两的银子,冠上了贪污受贿之罪名,赶出了京城,发配到了地方之上。
两万两银子,反而从侧面证明了陈义写的清廉,旁观的文武百官们,除了极个别的几个,其余人似乎都没有资格谴责陈义写是个贪官。
因为他们比他搞的钱,要多的多。
被发配到江浙一地为巡抚后,陈义写从京中权力核心圈的大佬,转为地方大员。
他在京中为官多年,根深叶茂,江南又是他的故乡之地。
陈义写刚从左督御史这个位置下来,督察百官的本能还在,来到地方上,在心底里总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们。
抓到把柄,就参上一本。
宁王在南昌府周边的异动,瞒不过陈义写的眼睛。
只可惜他初到江南,根基跟宁王府无法相比,他密奏给朝廷的折子刚发出没多久,他自己就被控制住了,而且密奏也被截住。
陈义写的巡抚府,遍布宁王府的人。
说来不奇怪,一个早就蓄意谋反的藩王,怎么可能不会对隔壁新来的巡抚,做一些布置跟针对。
虽然陈义写在宁王正式起兵前就被控制住,但陈义写还是有功的。
身为江南人士,陈义写在江南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官员提前得知了宁王会叛乱的消息,纷纷暗地做了准备。
而且因为陈义写果断拒绝宁王的邀请,宁死不叛,所以在宁王起兵之后,大军一走,就有地方官组织人手,攻击宁王府在南昌周边的势力范围。
叛军未到北京城,宁王的老巢已经被朝廷的地方军给端了。
可以说宁王的叛军,前有于谦,后有陈义写,哪怕叛军再强上数倍,照样是覆灭的结局。
在锦衣卫与刑部的联合调查中,陈义写被作为平叛的有功之臣,放在了嘉奖的名单中。
当初陈御史是在他的对立面,朱祁镇当然不能惯着他,直接就把他打发出京了。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陈义写坚定的站在了朝廷这边,哪怕随时可能被宁王给处死,还是站在朝廷这边。
朱祁镇当即同意了他的官复原职,并让他协助?王,去江南沿海各地,巡查税务。
陈义写很适合,他有能力,有影响力,来自都察院左督御史的审视,各地的贪官污吏用各种手段逃脱官税的人,心底会发毛。
朱祁镇告诫朱祁钰,当用强时就要比谁都硬,他是大明的亲王,背靠朝廷,天底下没有哪个钦差能比他更硬气。
但是朱祁镇同时也在耐心的嘱咐他,朝廷只收该收的税务,绝不多收,更不能横征暴敛,查办的时候,还要多多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于此同时,这趟去江南沿海,还要鼓励地方经济贸易的发展,必要时,税务的上调下降,朱祁钰可以便宜行事。
江南的工坊,已经初现雏形,朱祁镇是怕这次钦差使团,办的太死板、太生硬、太猛烈,把他们往死里一网打尽,可就与自己的初衷跑偏人。
主要目的是搞钱,长长久久的搞钱。
第133章 主要目的是搞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