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郕王立于城门上[1/2页]
大明正统十四年十月八日,宁王四万叛军,兵临北京城外。
其中一万为宁王府培养的嫡系死忠。
两万为南昌府周边近期召集而来的军士。
一万为沿途汇集而来,本是向西北方前进抵御瓦剌,后在威逼利诱下,投诚宁王,成为叛军中的一员。
叛军极其顺利的抵达了北京城外,这让宁王一众人,都有些出乎意料。
四万叛军,直面北京城南面的三大内城门。
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
宁王骑在大马之上,对一路而来的经历,还是有点恍惚。
造反是这么简单的吗?
宁王朱奠培想,当初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不是足足打了四年,九死一生,才抵达的帝都南京城吗。
尤其想到出开封府后,绕道北上,沿途就没有像样盘查的样子。
即便有盘查,也似乎是走走形式,简直就是玩忽职守。
各守卫所的军士,一个来阻拦的人影都没看到。
朱奠培身为大明的藩王,都看不下去,小皇帝就是这么管理国家的?
可作为一个在造反路上的藩王,朱奠培又有点庆幸,这对他来说是个好事。
他还在心底暗暗决定,自己坐上那个位置,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这松散到极点的盘查制度。
兵部都是干什么吃的?
兵部尚书死了,难道兵部就没人了。
不过这种如同放行的场景,在朱奠培心中又不免升起一丝不安的预感。
很诡异啊……
在城中的棋子项文石,于前日失去联系,这让兵临北京城外的朱奠培,又是一阵不安。
原本按计划,项文石这个锦衣卫指挥史,会控制住南边的三大城门,迎我方大军进入北京城的。
现在迟迟没有动静。
三大门紧紧的关闭着。
似乎事有变动?
此时此刻,由不得宁王多想,既已兵临城下,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叩开这北京城的大门。
在底下将领的布置下,大军开始朝着三大门发起攻击。
宁王叛军一进射程,三大门城墙上的士兵如春笋般冒起,箭矢如雨,射向了宁王叛军。
?王朱祁钰,兵部侍郎于谦,在永定门上,早已等候多时。
当日在收到暗信后,于谦着手筹备。
当今陛下生死未卜,?王顺利的被孙太后任命为监国一职。
大明朝廷有了明面上的当家人与主心骨,各司各府衙走动起来,各种程序上都好办了。
针对代指挥史项文石的监视,很快就得到反馈,他有问题。
而项文石勾结宁王反叛证据的提供者,就是项文石之子项城。
有了这个内应,于谦着手整治目前这个京城最大力量的掌控者。
而且于谦很快就发现,锦衣卫的北镇抚司新任镇抚使柯剑,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有了监国的旨意,北镇抚司的配合,再加上项城的里应外合之下。
于谦先发制人,率军强攻南区西二街的项府。
初六那夜,传承几十年的项府血流成河,其当代家主项文石,更是被亲子项城动手斩杀,砍下了脑袋。
第78章 郕王立于城门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