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军器制造局[2/2页]
朱祁镇想着,既然这个时代已经有火器,那自然就有生产火器的人,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前世对武器的了解,指点这时代的匠人们,让他们朝着这些方向去改良,去创造。
朱祁镇无心再逛神机营,他对一旁的潘闯说道,“潘都督,随朕去趟工部的军器局。”
大明的武器制造机构分别是军器局与兵杖局,两局都隶属于工部的管辖。
不同的是,兵杖局制造多为展示性装备,如高级将领检阅部队时穿的华丽盔甲,皇帝嘉奖有功之臣的兵器,还有朱祁镇要求打造的尚方宝剑等,都由兵杖局来搞定。
军器局才是制造杀伤类兵器的地方。
临行前朱祁镇一再强调,一定要低调。
“我现在是锦衣卫的总旗,你们喊我叶总旗即可,知道了没?”
潘闯回道,“知道了,陛下。”
“改口,要不然你不用去了。”
“遵旨,叶总旗。”
“遵旨这两个字也不许提……”
朱祁镇再看着潘闯点的一百重甲骑兵,他无语道,“这些人也不用跟着,你挑几个平日里训练兵员火器使用的教头跟着就行。”
出行队伍缩减到七八个人,出发前往军器制造局。
军器局在京城的北城区,一行人到了门口,大门高墙都已有些斑斓,墙上爬满了不知名藤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萧条跟落寞。
不过门口有值守锦衣卫在站岗巡逻,再怎么说,这也毕竟是生产武器的军事重地。
潘闯亮出身份后,当值的锦衣卫带一行人进入。
军器制造局在永乐年间,人数近三千,整个局占地其实是很宽广的,随处可见成排的瓦舍,还有各式各样的长房间。
朱祁镇观察着这整个大院,只听到零星的一些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跟想象中的兵工厂,差距甚远。
军器局管事的司官迎接了出来,“拜见潘都督。”
“嗯”潘闯回了一声。
这司官五十多岁年纪,官服整洁敞亮。
军器局的司官,品级并不固定,最高曾出过五品的司官,如今这位是从六品的官身。主要是能军器局越来越不被重视,每人的人数都在递减,剩余的兵匠,还都处在半闲置状态。
“今日来看看你们军器局,陛下亲自拨款,用来补助我们神机营火器。”
司官一听,喜出望外,火器的制造是大单子,兵匠们都要忙起来了。
潘闯对司官说道,“带我们进去瞧瞧。”
司官带着几人到了一处平房内,这里是生产火器的地方。
神机营的人来军器局,想看的自然是火器。
平房内有多条制造线,不过都处于停工状态,除去前几个月大军征瓦剌那段时间,开工了一阵子,这几条制造线在之前,已经停了好多年。
制造线上,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神机营一些坏损的火器,是需要送到军器局里来统一维修的。
朱祁镇跟着逛了起来,心里很不得劲,有种难言的滋味。
这可是大明帝国唯一的火器制造地,结果竟萧条成这样,放着领先时代的制造水平不用,暴殄天物,浪费发展时机。
作为热兵器时代的见证者,朱祁镇忍不了,他不但要重启这几条制造线还要扩大其规模,让军器局重回曾经的巅峰,并且超越。
“何以不开启这些制造线?”
朱祁镇问了句自己心里清楚明白的问题,不过他想让军器局的司官来回答,看他们是如何说的。
朱祁镇一直跟在随行的神机营将士们的后面,穿着的又只是黑色飞鱼袍,司官没好气的说道,“朝廷对火器早已经不像永乐年纪那般重视了,每年用来建造火器的拨款基本都快到断绝的边缘了。”
朱祁镇再问,“火器损耗后,配置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不向朝廷申报?”
司官一听这问题,更来气了,他与神机营的将士,在这方面算是共同体,有点同仇敌忾的感觉,所以他也不顾及潘闯这个都督在场,没及时察觉潘闯给他使的眼色。
“申报个屁,以前年年申报,年年被驳回,永乐朝留下的火器,如今坏的坏,丢的丢,是越用越少了,朝廷一点也不在意,上面的那些人,什么工部尚书啊,什么内阁学士啊,压根不理会这些,成祖陛下归天之后,这几个皇帝,包括现在的正统皇帝,都没有成祖陛下的雄才大略,自然也看不到火器的威力,也不肯拨钱给我们,唉……,我看这次皇帝亲征失利,就是因为没看重我们火器的原因”。
潘闯心里想着,你小子完蛋了。
同时也在庆幸,还好抱怨的时候,没拉上老子的名号。要知道,他潘闯自己,也是时常在这方面抱怨上几句的。
潘闯赶忙看着陛下的脸色,却见陛下脸色如常,金框墨镜下的眼神,潘闯就不知道有没有杀气了。
第31章 军器制造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