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宁有种乎[2/2页]
“朕自然不会忘记先烈们的功劳,朕也不会对当代人的功劳视而不见。这些勋贵子弟,起点本身就比普通军户子弟要高,只要他们别一直养尊处优,稍加努力,祖上留给他们的东西,还会是他们的。”
朱祁镇又道,“但是,如果他们甘愿躺着做一条蛀虫,那么对不起,朕不容许他们继续享受我大明给他们祖上的特权,朕要通通给收回来。”
英国公慎重道,“陛下,兹事体大,稍有偏差,国将动乱啊!”
“张老切莫激动,你先回答朕,朕所说是否正确。”
“陛下刚才所言,深得老臣之心。”
“那张老愿不愿意帮朕?”
“臣世受皇恩,自然愿意为陛下分忧,为大明万年基业尽力。”
朱祁镇笑道,“放心,朕不会胡来。朕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全国各地军队,不局限于军户补充兵员,而是开放收人,只要有心报国,谁都可以,哪怕是贱籍之人。”
军、民、匠户都属于普通人户,即庶民阶层。除此之外,还有奴仆、娼优及隶卒等贱民阶层,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处于社会最底层。
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
这何其的不公平。
“如果贱籍军士博下功勋,朕会免去他们的贱籍,并给予他们该有的军功奖赏。
以后的军营,不讲出身,全凭军功。”
英国公奉上一句,“陛下圣明,乃我大明圣主也。”
朱祁镇笑道,“少扯这些,你老多支持朕就行。”
英国公提了个关键性的问题,“陛下,开放收人,军功为先,确是良策。可陛下,如此一来,朝廷的军费要明显的增长了,国库本就没有余钱了,户部那些小子,得疯啊。”
军户入伍,衣食自费。这是他们军户的兵役,就如同民户要交粮,匠户要上工一样。
但一开放收兵制度之后,新兵员的所需的费用,又将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重组三大营的资金还缺了一半多呢,这会哪有钱?
英国公心里想着,陛下想法是好的,但单单一个钱字,就会把这些想法给难住了。
“所谓分工合作,钱的问题不需要你操心,朕会替张老你解决。你只管明日出面上奏疏,交由内阁。”
“你可别不信,朕保准给你搞到钱……”
朱祁镇看着这老家伙的眼神有点将信将疑。这也不怪他,钱要是这么好搞定,户部尚书王佐也不至于天天哭穷,躲在衙门小房间内,不肯见人了。
“还有一点,荫叙制度,朕暂时不动,但张老你可要在三大营中加大考核力度,不能让这些靠祖上功劳,自身却一无是处的人混进三大营之中。
朕的三大营,不容许废物蛀虫来腐蚀。”
英国公站起跪地叩首,“臣镇京大都督张辅,领旨。”
一个于武功有追求的皇帝,对武将来说,是天大的幸事。
当年他张辅在永乐一朝英姿飒爽,但在洪熙、宣德这两朝,却是沉寂着。
成祖五征漠北,开疆拓土,他张辅在帐下如鱼得水。
仁、宣二帝,与民生息,以和为贵,张辅这些个武将,也就如同老虎在笼中,跟兔子没区别。
朱祁镇想要英国公这个军中巨擎的支持。
英国公想要侍奉一个有作为有开疆拓土志向的皇帝。
两人相谈甚欢,就一些改革的具体事务探讨了起来。
一番交流后,英国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之前一直小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他是如此的有见地,如此的有想法。只可惜如今自己即将入土,不然定能得一份丰功伟业,在后世留下浓重的一笔。
朱祁镇其实也就以现代的思维,跟英国公聊了聊军队的一些整改问题,他本就是军人,对于现代化军队的细节,自然了解颇深。领先了英国公六七百年的见识,尤其是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军队,能不让英国公这个古人心感佩服嘛。
第27章 宁有种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