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战神朱祁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二百万两白银[1/2页]

    上午乾清门批奏,朱祁镇发现金英这老家伙看见自己时,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话直说,给朕整这个表情干什么。”

    金英递过一大叠的折子。

    朱祁镇一看,原来全是这几日,翰林院编修们给自己代笔的罪己诏。

    说到这个罪己诏,朱祁镇一肚子火,倒不是因为下罪己诏,而是代笔写罪己诏的翰林院才子们,写的不合朱祁镇的意思。

    当初朱祁镇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答应了李见化这个小言官下罪己诏的要求,不过当时他只说了句让翰林院代笔,并没有指定某个翰林学士来代笔。

    人人都有机会。

    起先是翰林学士们执笔,不过很快这些罪己诏被退回,如此引的更多的翰林编修们,想搏一搏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翰林院是文学人才的聚集地,这几日的诏书中,不乏篇幅华美的。也有些投机取巧的,篇幅表为罪己,中有辩解,实为夸赞。

    这样的诏书,朱祁镇是佩服的,损兵折将的一场败仗,愣是被写成了一曲悲歌。

    朱祁镇记下了他的名字,翰林编修齐扬。

    但朱祁镇还是不满意。

    为什么不满意呢,主要是齐扬写的诏书,中心思想是卖弄风骚文才,一点都不诚恳,真要向全国贴上这篇罪己诏,朱祁镇怕是会被喷的更惨。

    其它的诏书呢,又全是千篇一律的罪己。洋洋洒洒的一大堆文字,全特么承认错误的。

    朱祁镇是要承认错误,但是中心思想是,哥知道错了,哥会改,然后矛头要指向瓦剌,让朝臣军民同仇敌忾,一起把枪头对准瓦剌。

    朱祁镇想要的是岳大帅写的那篇满江红的意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来人,宣翰林编修齐扬。”

    翰林院在宫外,尚有些路程。朱祁镇利用空档时间,“帮”金英审阅折子。

    这本来是他这个皇帝的活。

    等齐扬来到乾清门下,朱祁镇宣他觐见。

    “微臣翰林编修,齐扬,拜见陛下。”

    朱祁镇了解过,这个齐扬是正统三年的科举榜上的一甲第二名,榜眼郎,祖籍是台州府。

    这让朱祁镇不由的想起那个脑袋很大的御史言官李见化。

    两人是同年进士,又是同乡,不知两人私交如何。

    朱祁镇说道,“齐爱卿,朕素闻你的才学,你替朕写的那道诏书,朕还是很欣赏的。”

    没等齐扬答谢,朱祁镇紧接着又道,“不过,其诏书的核心思想与朕心中所想稍有偏差。”

    齐扬一听,心想,难道自己辩解赞美的力度不够?

    见齐扬没有接话,朱祁镇又说道,“你是大才子,起笔自是远胜旁人,不过既是朕的罪己诏,朕想把想法与你说说。”

    陛下对自己如此客气,齐扬赶紧拱手道,“陛下,臣乃翰林一小编修,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陛下想让微臣写什么,微臣就写什么。”

    不错,没有文人的迂腐气,也不带才子的那种高傲自大,朱祁镇很满意。

    “朕觉得,开头要有多诚恳就多诚恳,中段要对瓦剌有多气愤就多气愤,结尾有多提气就多提气,朕下的这道罪己诏,不单要向天下百姓承认错误,还要让天下百姓表明一个态度,失去的,朕一定会拿回来,还要加倍拿回来。”

    齐扬原本不知帝王心思到底作何想,当下这么一听,顿时如同拨开云雾一般,心中了然。

    “陛下,微臣已知晓,定不负陛下心中之所想。”

    “有劳齐爱卿了。”

    齐扬灵感上涌,当即告退,要回翰林院开始下笔了。

    几样事情一办,已临近午间,早有御膳房的太监把吃食给送到了乾清门。

    朱祁镇招呼值岗的井野,审阅折子的金英,盖章的张宝,坐下来一起吃。

    御膳房送的东西,有很多讲究,皇帝吃之前,道道程序繁琐的很。

    朱祁镇只留了一道菜前银针试毒,其它的全部省略掉。

    金英、张宝不是第一次陪陛下用膳,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这是陛下对他们多大的恩宠啊,才会让他们与自己共坐一席。

    “张宝,赶紧吃啊,这么拘束干嘛,再小口小口的啄,菜都被井野给吃完了”,朱祁镇打趣道,夹了块肉放到张宝的碗里。

    张宝低着头,眼泪唰的流了下来。

    张宝想起了年幼时在家中的画面,母亲会把碗里为数不多的菜,夹到他的碗里。

    自幼年进宫后,再没有人给他夹过菜了。如今陛下竟然亲自给他这个无根之人夹菜,张宝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此生为陛下效死忠,又能如何。

    朱祁镇倒是不知道小太监的心理波动,他只是看着张宝怯懦不敢夹菜的模样,顺手给他夹块肉而已。

    用完膳,朱祁镇在乾清门溜达了一会消消化,然后午休睡上一觉。

    下午,朱祁镇决定去三大营之一的五军营瞧瞧。

    毕竟是投资了大价钱下去的,他这个老板得去视察下工作。

    五军营是混合部队,有骑兵,也配置火器,当然兵力更多是以步兵为主。

    五军营有一个重要职能,那就是训练新兵。京城周边军队的新兵,都是从五军营训练后出去的。

    为了出行方便,朱祁镇让马肖给自己在锦衣卫档案里造了一个身份。姓叶名重,京城人士,宫中锦衣卫,职位总旗。

    朱祁镇还给自己配了个御赐金牌,见令如见圣上。

    五军营的大营坐落在京郊,尚有路程,朱祁镇带着井野,两人从宫中锦衣卫御马处,牵了两匹马。

    皇宫之内,不能骑马,朱祁镇这个明面上的锦衣卫总旗,只能牵马走出皇宫。

    出了皇宫,两人纵身上马,一路疾驰而去。

    朱祁镇还未靠近军营,就先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军号声。

    这是一股熟悉的味道,向往而又回味。

    到了军营大门,军事重地,朱祁镇两人被拦了下来。

    看着朱祁镇身上的黑色飞鱼袍,腰间佩戴的绣春刀,值守的军士比较客气。

    “上官来五军营所为何事?”

    朱祁镇从怀里掏出金牌,“锦衣卫办差。”

    门口军士一看这亮晃晃的金牌,顿时就拉开大门,放任朱祁镇两人而进。

    两人跨着大马,在营地里闲逛着,此行没有目的性,主要就是瞅瞅看看。

    只见成群结队的军士在校场上集合着,而后又是被点到名,再集合成另一块,被人上官给领走。

第22章 二百万两白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