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皇宫锦衣卫[1/2页]
京城两大武装势力,分别为锦衣卫与禁卫军。锦衣卫主负责紫禁城的防务,部分驻扎在京城。禁卫军则是主负责北京城防务,主要兵力在城边。
樊忠没想到,皇帝会这么快就兑现了给他升官的戏言,他一直以为陛下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锦衣卫的指挥所在紫禁城外的西城,樊忠还在接手熟悉前任同知留下的一些事务,在接到圣上口谕后,他立马放下手头事务,前往圣上传召的乾清门。
樊忠身穿红纱飞鱼袍,腰间挎着绣春刀,骑着高头大马,在官道上奔驰。
别小看这身行头,红纱飞鱼袍,不是锦衣卫里的人可以随便穿的,那是锦衣卫高品级官员才有的资格。
这不,跟在樊忠身边纵马的少年锦衣卫,他就只能穿着普通常服,不过腰间倒也佩着一把绣春刀。
到了西华门外,两人下马步行进宫。
进了宫内,樊忠对着身后的少年说道,“以后你就在乾清门当差了,我等会带你去见你的上官。”
“遵命!”少年站的板正,回的铿锵有力。
“不错。宫内不比宫外,以后要多做多看,少说。”樊忠不放心的提点道。
这孩子才十六岁,在皇宫这地方当差,万一惹了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他樊忠罩不住啊。
“遵命!”
“好了,你小子也别太刻板,私下只有我俩的时候,都说让你喊我樊伯伯了。入宫当差切记要灵活。”
“遵命,樊伯伯。”
樊忠曾是三大营的军士,鲜有进皇宫的机会,反倒是身边的小子,对皇宫的路更为熟悉。
两人行至乾清门下,樊忠把少年丢给了乾清门当值的千户长官,再去见圣上。
厅内,樊忠再见朱祁镇,行礼。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樊忠,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
“好了,别废话,赶紧起来”,朱祁镇打断了他,两人可是在军队里顶风作案一起喝过酒的关系,虚礼就不需要了。
朱祁镇丢给他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的是这几日上奏谴责朱祁镇的官员,多数为都察院的御史,上有正二品的左督御史陈义写,下有七品小言官李见化。
“帮朕查一查,这些人有没有贪污受贿,有的话,直接按大明律法查办,记住,该下狱的下狱,该抄家的抄家。”
“抄家的东西,记得直接上交户部,现在三大营重建,需要银子。”
这一点倒没什么好瞒着樊忠的,在三大营重建这件事情上,他也是铁杆支持者。
朱祁镇让樊忠兼管北镇抚司,目的就是为了他成为自己手里的尖刀。
北镇抚司专理诏狱,也就是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部门自己的大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独立于三司之外。
正因为这个凶名赫赫的部门所在,使得锦衣卫在后世整体形象偏凶残的主要原因。
“可有为难之处?”朱祁镇问道。
樊忠正儿八经军士出身,是个板板正正的军人,他更适合拿大铜锤,而不是那尖刀刑具。
但是朱祁镇暂时没办法,手里没有信任的可用之人。
樊忠跪在地上,“臣愿为陛下效死忠。”
樊忠形象上是纯粹的武夫,他的初衷也是想在马背上,战场上,为自己博一个封爵。
但樊忠并非纯粹的武夫,他的心思通透的很。皇帝连升他三级,给了他不一样的路,那他会坚定的走下去,做皇帝需要的人。
如此未来才可期也。
朱祁镇很满意,他在行军途中时,就有一种感觉,这大老粗的外表下,其实有颗细腻的心。樊忠不会像纯粹的武将一样,直来直往,应该能干好自己交代的事情。
樊忠临走跟朱祁镇汇报了件事,“陛下,井总兵家的小子,我给安排在乾清门当差了。”
“哦,好,朕抽空去瞧瞧。”,朱祁镇应了一句。他对井源的印象很不错,井源家的小子乃是嘉兴长公主所出,嘉兴长公主是宣宗的长姐,她的儿子就是英宗的表弟。
可惜这个大姑姑早逝,英宗的印象里,对她的一对儿女,只有一些幼年时的印象。
现在这小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当差了,做表哥不妨多给点关照。
……………
随他樊伯伯一同来宫内报到的井野,此时正在前辈锦衣卫的陪同下,在宫内锦衣卫的营房里,打理着自己的床铺。
他对于在宫内当侍卫的差事,心底里并不是很满意,年轻人的理想是当一个纵横沙场的将军,而不是皇宫内眷们站岗值守。
当日陛下亲征,井野就央求在军中有职的父亲,带自己上战场,可惜父亲没有答应他。
大军成了败军,父亲驻守居庸关,只给他们姐弟俩带回一封家书。
信中写明,自己替井野讨了份内宫当差的差事,希望他能争气,别丢嘉兴府的脸面。
果然很快就有锦衣卫来他家中,招他入卫。
在锦衣卫里,他先碰到的是熟识的樊忠伯伯,这是他父亲在军中的故友。交谈中得知,樊伯伯高升调入锦衣卫,担任指挥同知。
本以为是跟在樊伯伯身后当差,但被樊伯伯告知,他当差的位置,另有安排。
今日,井野就到了乾清门,成了这座深宫的一个普通侍卫。
樊伯伯把他交给了乾清门的千户大人,千户一看是新任指挥同知亲自带来的人,心想应当是同知大人家中子侄或军中好友的子弟,千户叫来手底下嫡系百户,安排在他的手下。
百户领了井野,看似随口的问了句,家中父辈可有在京中当差啊,井野如实回道,家父尚在边防。
京中多勋贵,能塞进皇宫里当值的锦衣卫,很有可能就是某位高官、爵爷的子弟,百户普通军户出身,不得不谨慎,免的得罪这些二代、三代世祖。
百户大人一听,一个边军子弟而已,随后就把井野丢给了总旗大人。
总旗也是如此,一问井野来历后,就把他丢给了手下的小旗官。
最后带着井野的小旗姓赵,京城人士,父亲承袭了祖上留下的忠勇伯,赵小旗是伯爵府的二公子。
当代忠勇伯是个躺在祖宗功劳簿享受的京城闲散人,并无要紧差事在身。而赵二公子上有嫡长的哥哥,爵位继承也轮不到他。
为了给自己谋份立足的差事,赵二公子在妾室出身的母亲资助下,成了宫中锦衣卫的赵小旗。
可别小看区区一小旗,宫中的小旗是正七品,品级上比外边的小旗要高上一级。
要知道一县之地的父母官县令大人,也不过七品官身而已。
当初为了这个宫中小旗之位,赵二公子的母亲整整打点了四百多两银子。要不是有个大商贾外公,坐吃山空的忠勇伯府可不拿不出这四百多两。
赵小旗手下共管着九人,加上今天到来的井野,正好十人。
“在皇宫当差,不比在外面,一定要机灵,不要惹事,不然我可保不住你。”
宫中多权贵,能在外宫随意行走的,随便拎出一个,也比赵小旗那落魄的忠勇伯府强。
“是,赵小旗。”
第19章 皇宫锦衣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