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战神朱祁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朝堂的混战[1/2页]

    天子座驾,六马齐进。朝臣们齐齐往大明最为核心的太和殿而去。

    朝会分为早、中、晚三个朝会,以早朝最为盛大,正式。

    今日已是正午,是以大明朝在太和殿召开了少见的,极为盛大的午朝会。

    朱祁钰说好的接风洗尘,接的却是这个气氛严肃沉闷的午朝。

    其实也不能怪朱祁钰,他本意是想隔日再议。

    朱祁钰监国时日尚短,对朝堂的掌控不足,加上自身年轻威望不高,根本拗不过群臣们的执意。

    朱祁镇高坐正中央高台龙座上,原本左下有个坐案,是属于监国?王朱祁钰的。在龙椅上的朱祁镇归位后,朱祁钰很懂事的站在了朝臣的行列中。

    朱祁钰做过一阵子监国后,深感皇兄的不易之处,左边坐案坐的尚且坐立难安,何况中央的那把龙椅。

    都察院作为主掌督察、弹劾与建议的部门,他们率先发炮,罗列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七十八条罪状。

    结党营私、蒙蔽天子、贪污受贿等等。

    大宦官王振生前仗着英宗的宠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导致在朝中政敌无数。

    王振虽然身死,其背后在朝中的党羽依然还在,此时到了清算的时候。

    都察院给王振罗列的罪名,足以让他死几十次,但王振已然尸骨无存,除了给他定罪名之外,只要是抛出他结党营私,把同党也拉下水。

    罪名一抛出,王振政敌纷纷附和,矛头直指锦衣卫指挥史马顺。

    这马顺在认了王振为干爹后,在他干爹的照拂下,平步青云,一路直上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史。

    这个官,不但位高,而且权重。那可是大明十几万锦衣卫的头号扛把子啊。

    朱祁镇不禁有些感慨,坐这样位置的人,居然是那王振的干儿子,可见之前英宗时期的王振是多么的权势滔天,难怪内阁大学士、一品国公、六部尚书,都对王振如此的忌惮。

    王振被朱祁镇这个给他滔天权势的人亲手用铜锤敲死,自然没有朝臣会脑袋抽筋给他求情说话,包括他的一众干儿子们。

    王振的罪名顺利被定下,诛三族。

    满朝文武,绝大部分的朝臣心气舒展了,被这宦官压制了这么多年,终于到头了。

    御史台的副左督御史持板出列,状告锦衣卫指挥史马顺,是王振同党。

    朱祁镇记得历史上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后,朝堂群臣激愤,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朝堂斗殴事件,就当着监国朱祁钰的面,把王振同党的马顺、毛贵两人,活活给打死。

    不知道他们今日会如何,朱祁镇就在高位上,静静的看着他们发挥。

    马顺、毛贵是王振同党,这是确认无疑的事情。

    马顺立马跳了出来,啪啦啪啦的解释了一大堆,总结出的意思就是,“我与罪犯王振不共戴天”。

    你娘的,前阵子你马顺还在喊人家王振爹地呢,朱祁镇心里鄙夷着。

    这时吏部郎中朱贵跳出来,上前就对马顺来了一脚,都察院御史张能放下手中毛笔,加入到围殴马顺的行列之中。

    很快,就又有数人加入到围殴的行列之中。

    为首的朱贵是在英宗亲征瓦剌途中战死的成国公朱勇的亲弟弟,张能则是恭顺侯吴克忠的亲妹夫。围殴的几人,都有兄弟、亲戚、师长,战死在远征途中。

    这阵亡的十万人,可是京师附近出动的精锐将士啊,其中不乏勋贵的子弟,京师多少户人家要白衣素裹,家破人亡啊。

    马顺虽然高居锦衣卫指挥史,但他并没有后世中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锦衣卫武功高强,大boss更是武功盖世,很快他就被揍趴在地。

    同为王振义子的毛贵,很明智的没有选择救援马顺,不然他也要被一起揍。

    朱祁镇在上面看戏,对于王振这些个同党,他没什么好同情的,靠太监上位,还特么认太监当爹,无耻!

    朱祁镇在上首想着,还好哥们及时来了,要不然明军全军覆没,你马顺会被活活打死的哦。

    树倒猢狲散,王振本就是此次十万将士阵亡的罪魁祸首,出征的随行朝臣也有意让王振背锅,默认的让这帮死者家属,揍那王振的同党几下。

    不也挺好的嘛,让他们出出气,到时候能少喷自己几句。

    “拉开”朱祁镇觉得差不多了,再揍下去,万一真打死了,显得自己这个皇帝无能。

    史官会记录,在正统朝会上,朝臣斗殴,致死。

    太和殿当值的侍卫拉开了愤怒的众人,朱祁镇宣布道,“马顺,即刻革去官职,关入刑部大牢,着三司会审定罪。”

    马顺毕竟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史,国有国法,审判还需要按流程来。

    “毛贵、王长……”

    一众平日里跳的很欢的王振党羽,全部被朱祁镇给革去了官职,听候发落。

    这是大快人心,深得朝臣之心的决策。

第8章 朝堂的混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