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战神朱祁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王振的威风[1/2页]

    “陛下……”。

    六人之中,英国公最为年长,已是七十五的高龄,身上厚重的盔甲,压在他这老迈的身躯上,已经不堪重负。这次小皇帝出征,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才腆着个老脸,一定要跟着的。

    他一直端坐着,让同僚稍安勿躁。然而等朱祁镇一露面,英国公再也绷不住自己压抑的情绪,老泪纵横。

    英国公深知打仗不是儿戏,当日朱祁镇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他是劝诫勿要亲征的群臣之一。他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是在尸骨累累的战场上走过来的人。当今陛下年幼登基,长在深宫之中,哪里知晓战场上的险恶,又哪里通晓兵事。

    只是他辅佐过老朱家的三位帝王,老朱家的血气他知晓,年轻君王要挂帅亲征,这份气魄胆识,在老英国公的心中,是中意的。

    当年太祖以草民之身打下天下,开创了大明这万世基业,勇武谋略自不必提。

    成祖以帝王之身,五度亲征漠北,封狼居胥,军功不逊卫霍。迁都北京,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典范。

    当今天子的父亲宣宗,少年跟随其祖父成祖,也是战功累累。继位后,不费吹灰之力就瓦解了汉王起兵谋逆。

    就算是其祖父仁宗武功不显,但也是个知人善用的好皇帝啊。

    老子英雄儿好汉,就是因为自己效忠的老朱家皇帝,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所以英国公才会在半截身子都入土的情况下,跟随当代君王朱祁镇出征。

    他能图什么,一生戎马,累累军功,国公之身,余荫足以让后世子孙过着富贵荣华的日子。

    他不过是放心不下年轻的皇帝陛下,英国公希望他能像其祖辈一样,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文治武功。

    本想着,皇帝陛下这趟御驾亲征,有自己在身边看着、护着,怎么的也不会出什么大岔子的。

    然而年轻皇帝听信奸佞,让一个酸腐秀才出身的宦官瞎指挥,自己这个百战将军,随行的一干重臣,连见上皇帝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如今二十万大军折损一半,剩余将士又士气低迷已无战力,这让他死后如何去见老朱家的几个主上啊。

    “张老,朕知错了……”,朱祁镇先开口认错,然后急忙快步上前,扶住这个颤颤巍巍起身的老将军。

    朱祁镇清楚土木堡之变明军全军覆没的原委,文官与武将功勋的矛盾,导致大军行进路线被瓦剌知晓。

    原主朱祁镇把军权交给了门外汉王振是主要原因。

    勋贵武将们疏于战阵,部分将门子弟如同他这个皇帝一样,初上战场,军队整体战力远不如前,也是部分原因。

    但当下局面,根本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好就好在穿越的时间点不是最糟糕悲催的时候,明军尚有十万残军,随行出征的朝臣,还没被几日后的乱军给屠杀殆尽。

    朱祁镇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人给带回去。要不然,等待他的不是俘虏就是幽禁。

    听到认错的话语,英国公再次老泪汹涌,就要跪下。

    在这封建王朝里,云端之上的帝王能在臣子面前承认错误,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的难能可贵。

    朱祁镇自然不会让英国公下跪,对他这个后世而来的人来说,道个歉啥的,才多大点事。英国公在军中德高望重,如今自己这个皇帝在军中威望大减,还得靠他来撑着自己呢。

    “陛下,退回居庸关吧”,邝?敢埠?爬崴???飧霰?可惺榈钡谋锴?。?猿稣髌穑??坏慊坝锶ǘ济挥小

    为了在这几个重臣面前流露真情感,朱祁镇脑海里拼命想着眼前这几人,正常发展下去,几天后除了户部尚书王佐捡回一条命,其余五人皆要死翘翘,顿时眼眶变的红红的,“诸位爱卿,我朱祁镇年少轻狂,错信奸佞,至此局面发生,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陛下……”几位重臣顿时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看着几人嚎啕大哭个没完,朱祁镇心里想道:好了,差不多了,赶紧商量着怎么溜吧。

    “诸位爱卿,先商量撤军事宜吧。”

    有了朱祁镇这句话,几位大佬立马精神焕发,讨论了起来。

    “樊忠何在?宣他进来。”朱祁镇说道。

    后世记载中,樊忠天生神力,勇武过人,耍的一手好锤,是英宗朱祁镇的驾前护卫。也是这把大锤,一锤锤死了大太监王振,最后掩护英宗,被乱箭射死。

    没过多久,朱祁镇就看到了一个身披重甲,足有一米九高的虬髯壮汉出现在他眼前。壮汉“砰”的就跪倒在地,“末将樊忠,拜见陛下。”

第2章 王振的威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