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腊八粥[1/2页]
看到奖品,何雨柱有了信心。
直接十连抽,毕竟还送一次,这占系统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开始!\"
转盘飞速转动,划过一个又一个奖品,很快停了下来。
\"叮,恭喜宿主获得:袜子两双,老谭酸菜面一箱,粮票二十斤,自行车票一张,工业券五十张,卫生纸一箱(24卷),床上三件套一套,糖票两斤,布票一丈,老字号糕点五斤,花生油一桶十斤。\"
有自行车票了,这可是让何雨柱差点兴奋的叫出声来。
六十年代,买各种东西都需要票,这是计划经济,有多少东西发多少票,自行车很多人都想要,可是钱和票阻挡住许多家庭。
而且买工业制品还需要工业券,按照价格类型的不同需要的工业券数量也不同。
每个人每年才发一两张工业券,所以买一件工业制品需要集合整个家庭的额度,甚至还得找人借。
有了钱,有了自行车钱,工业券也有了五十张,何雨柱知道还不够,他记的这自行车至少需要一百张的工业券。
成百里者半九十,实在不行找主任、厂长借点,轧钢厂领导手里肯定有。
带着满足感,何雨柱进入梦乡。
……
农历腊月初八,传统习俗上的腊八节。
四合院每年每家每户都提供点食材,然后煮上一锅腊八粥大家凑在一起喝。
今年也不例外,头几天三位大爷就开了大会,让每家每户都兑点腊八粥的食料,到时候在院里支上一口大锅,作为院里厨艺最好的何雨柱掌勺。
当天中午土灶台就搭建好了,旁边放着柴火,就等着一下班就开始做腊八粥。
一下班,工人们就冲出了大门,都是等着回家喝腊八粥。
等四合院众人到齐,随着一大爷易中海的一声令下,各家各户端出各式各样的食材。
一大爷家的大米,二大爷家的小米,三大爷阎埠贵家的玉米,贾家的红豆和黑豆,许大茂家的红枣花生,还有何雨柱自己提供的绿豆……
一家又兑了点白糖,合起来也就大半碗,这年代白糖比较珍贵,每个人的份额也就二两的两,也就逢年过节放米汤里,一家人喝着甜丝丝的。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何雨柱站在锅台前,柴火在土灶里熊熊燃烧,锅里的大半锅水也开始起泡,不一会就就咕咚咕咚沸腾起来。
\"倒食材!\"
何雨柱一声令下,四合院众人排着队依次往大锅里面倒,各样的食材有的漂浮在上面,有的直接沉入锅底。
金灿灿的黄豆,黑黝黝的黑豆,黄亮亮的小米,红彤彤的干枣,绿盈盈的绿豆……
等到全部倒了进去,何雨柱开始搅拌开来,自小练就的厨艺功夫在这时展现的淋漓尽致,粗壮的麒麟臂搅动开来。
身上浑身冒着热气,确实费力气。
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各种食材开始在锅里歌唱。
\"大家忙去吧,还的一个小时,得熬煮的软烂乎……\"
可是没有人动弹,众人都围着火炉,
妇人聊天、说着家常,年轻人讨论着看过的电影情节,讨论着哪家的姑娘好看,小孩子依靠在家人怀里,不停的问这什么时候粥好……
“等粥熟了,我要吃两碗。”
第8章 腊八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