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年代:放羊读书考大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再陪我聊聊过往[2/2页]

    而顾图南得外公那边的帮助,总算在今年进了一个还行的大学。

    顾图南的来信,宋久跟他也是不温不火的分享着学习和生活。只是宋久没再顾虑他的感受。分享的知识顾图南已经跟不上了。

    而本该最早到的崔简的信,却一直没来。之前宋久以为他出任务去了,因为以前也有出任务不能回信的时候。

    但慢慢的,两个月都过去了。崔简的信还是没到,宋久担心的又去了一封信。等到收水稻了,仍然没有信息。

    除了担心,宋久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全心扑到农活上去。

    而收到宋久再次来信的崔简,珍重地把信收进贴身的内袋里。从领导那里拿回了之前交上去申请去京城的申请表。:???

    领导确认道:“真的放弃吗?说不定过个一两年就能去了。”

    崔简敬了一礼道:“报告政委,确定!”

    领导还以为崔简只是放弃了去京城,但年前的请战书,却看到了崔简的名字。领导摇了摇头,还是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京城的元晋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没有寄信地址和寄信人信息。只有一张属于军队的邮票。

    打开信只有一张信纸,通篇都是指责。就算还算含蓄,但也是指责啊!一看口气就是那个连自己一个书生都打不过的兵痞子!

    看得平时非常矜持的元晋,都忍不住啧啧了好几声。直到看到最后一句,元晋才沉默下来。

    元晋皱眉看着窗外的树影婆娑,轻叹了一口气。自己现在平静的生活,是真的得来不易!

    之后元晋赚钱的欲望都淡了很多,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了学习当中。

    而宋久在村里前后收苞米割水稻放田水,收豆收洋芋红薯。然后又是冬小麦。前前后后的忙完这些才能算是农忙又告一段落了。

    完了检修一下自己和赵老的屋顶。赵老一个大城市来的,完全不懂这些。草棚子漏了,连上都不敢上去看。宋久爬上去三下五除二弄好。

    今年忘记留麦秸秆了,明年留够了直接换个顶算了。换一次又能管用好几年。

    补好了屋顶,又把农忙没顾得上的菜地收拾了,有空位的又给种上点别的菜。

    宋久以为弄好了就又有时间好好学习了。那些书真是越学越好玩了。宋久都打算和赵老开个课题研究一下了。

    张雁回又找来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宋久一起。

    原来,张雁回和唐晏弄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非要拉上宋久一起。谁会有钱不赚,宋久就跟着一起去了。

    看了这两人的操作,宋久理解了什么叫办法总比困难多!

    两人趁农闲,上山下河的。把不能保存的做的做果干,腌制的腌制。还花钱偷偷从村里换粮,全部给张子归寄过去卖。

    现在管得比以前松了,张子归又有一群发小。轻轻松松就处理了。虽然要出些邮费,但距离不远,算下来还有的赚。

    后来,两人胆子越来越大了,开始打起了野物的主意。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挖坑,下套子的办法。

    还真有了些收获,生意更是风生水起。现在又不满足了,才又找上了宋久。想拉上宋久一起赚钱。

第73章 再陪我聊聊过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