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上山摘果,下河摸虾[2/2页]
只是,就张雁回唐晏聊得多,王冬梅和另一个叫钱军的男知青都腼腆得很,只知道埋头吃饭。
可能是这次的打兔子,给张雁回打开了一道什么大门。张雁回爱上了在山上水里找吃的。
缠着宋久教她找东西吃,宋久带了几次,把她大致能够得上的都教了一遍。之后就去得少了,让她自己找去。
毕竟宋久是有作业的人。还有日语需要自学。陆续收到的来信也要回。对顾图南的道歉信,宋久轻轻放过了。以后的事以后看呗。
张雁回现在也不需要宋久了,唐晏才是她的最好搭档。上山下水,无往不利!时不时还给宋久送点小鱼小虾来。
但张雁回的快乐日子很快就结束了,红旗村的旱地要开始种苞米,种豆子了。
为了避免很多人磨洋工,从去年开始就没有一起干了,而是分工分段。一段十工分,做完一段算一段工分。
怎么干宋久都无所谓,但对劳力不好的知青来说就不友好了。张雁回就很麻爪,本来就不会,这下挣不了几分了。
宋久之前都是一个人干的,现在看张雁回肯定不行,就拉上张雁回一组。打算带着她了。
知青点两个男知青也组一队,就留下一个王冬梅,眼看急得快哭了。
张雁回自己都靠宋久,不好开口。宋久一点再带一个的意思都没有。
唐晏也不想带,但另一个知青钱军却在王冬梅楚楚可怜的眼神下败下阵来,最终带上了王冬梅。
张雁回下乡之前早做好了心理准备的,虽然不会,但学得用心。不怕苦,不怕累的。种苞米也简单,宋久教着张雁回做了几次。第二天就上手了。
种好苞米种豆子,然后种洋芋,插红薯苗,张雁回都没拖多少后腿,宋久就放心了。
看知青点那三个人干活的样子,张雁回很庆幸自己想办法来了红旗村,傍上了宋久。不然自己玩完了。
特别到了收冬小麦时,大部分都宋久干了,但工分宋久却平分给她的。知青点三个人的工分才有她一个人的多。
收完冬小麦又开始放水粑田插秧,一套干下来,即使大部分靠宋久,张雁回还是累瘫了。
而知青点另外三个,工分没挣到多少,人却都累瘦脱像了。
特别王冬梅,干什么都干不好,一天哭哭啼啼,自哀自怨的。唐晏受不了想跟宋久一组,宋久直接拒绝了。
带着张雁回是因为多年好友,且张雁回也拼命干,不偷懒。即使现在干得少,但帮帮朋友是应该的。
可跟你唐晏素不相识的,凭什么带你呀
唐晏最后没办法干脆自己一组单干了,做多做少都自己的,表示带不动王冬梅了。留下钱军和王冬梅墨迹。
钱军优柔寡断的,在王冬梅眼泪攻势下就丢不脱了,一起摆烂。别人干了十段,他们一段才干完。
等终于能闲下来了,张雁回还没休息够就被唐晏揪出门了。
唐晏怕自己挣的口粮不够吃,想多在外面找补。就又开始了上山摘果,下河摸虾。
宋久还以为自己可以休息休息,不用干活,只用读书时,崔简带着人找来了。
第70章 上山摘果,下河摸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